普通命令5種,編號1115:集合、緊急集合、警報、敬禮、休息
戰鬥命令9種,編號2129:前進、停止、衝鋒、散開、結陣、追擊、退回、向左、向右;
戰報7種,編號3137:發現敵人、與敵遭遇、敵人退卻、防毒、防箭、要求增援、要求救護;
編號4149,軍令預留。
編號5199,通訊用預留。
所有鐵木營成員要求可以理解5種普通命令;
戰兵和民兵要求可以理解5種普通命令和9種戰鬥命令;
伍長以上軍官還要求理解7種戰報。
考慮到普通明朝人的數學水平,編號中沒有出現0。
然後孫一按照各自的特點,分別設計了旗幟、手勢、柳木哨、雙手旗語、燈語從1到9的表示方法,拿著方案就去了參謀部。
參謀部里人聲鼎沸,大家正在為什麼事爭論。賈道士悠悠然地在人群中晃來晃去。自從成立了參謀部,他就整天混跡於此,謀士麼,不就是要領導一下參謀部嘛,只可惜老軍們說的東西他全然聽不懂。
賈道士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羽扇。這扇子全部用野鴨翅膀上特殊的羽毛製成,在扇子中央有一條天然藍色的的鏡面一般的反光帶。賈道士愛不釋手,天天拿在手裡,在參謀部裡逢人就輕搖幾下,再故作高深地說一句,“我是爺的謀士,我要保持冷靜。”
看到爺拿出的軍令編碼,賈道士的羽扇“啪”地掉落在地上。“這,這,這莫不是隻要會從一數到九,就能指揮千軍萬馬了!”
一個老軍替他撿起羽扇,低聲對賈道士道,“冷靜、保持冷靜!”
賈道士再看力德爾爺畫出的一到九的表示方法,無不簡單明瞭。以手語為例,手臂高舉過頭握拳便是一、伸掌為二,斜上舉握拳為三,伸掌為四,平舉握拳為五,伸掌為六,斜下握拳為七、伸掌為八,手臂下垂為九。雙手旗語則是在手語的基礎上略做改動,手臂姿勢不變,令旗橫舉為單數,平伸為雙數,左右手各持一種顏色的小旗,一下子就可以表示兩位數。
不顧賈道士嘖嘖稱奇,孫一誠懇地對諸位老兵道,“這是我閉門想出來的,戰場上合適不合適,還請大夥議一議。”
馬上有老兵提出,戰鬥命令要儘可能簡單明瞭好記好分辨,不適合編在2129。以手語為例,釋出一個命令還要擺兩次姿勢,不妥。最好就是簡簡單單的19。
孫一深以為然。他本來跳過個位數是考慮避免編碼混亂,卻沒顧及戰場上分秒必爭。
更有老兵指出,一到九的前進、停止、衝鋒、散開、結陣、追擊、退回、向左、向右命令順序不對。比如單手高舉,握拳為一是前進,伸掌為二是停止,容易誤解。建議改成單手高舉握拳為停止,伸掌為退回,單手斜前握拳為追擊,伸掌為衝鋒。單手水平側伸為散開,水平側屈臂為結陣。斜下向右指就是向右,斜下向前就是向前,斜下向左就是向左。
孫一從善如流。
就這樣,老軍們同力德爾爺討論了各種情況,一條一條地完善了旗令、哨令、口令、手語命令、雙手旗語命令、燈語命令,最終推出了狼山軍隊第一個完整的軍令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