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生產隊都完成了選舉,鐵木營的生活開始一天一天地穩定下來。
孫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明朝潔淨的空氣和悠閒的節奏。
這天孫一剛起床還在刷牙,賈道士就來尋他。
今早是營裡的一個大日子,新建的公共廁所投入使用了!
這時候不流行領導剪綵,公廁修好了直接用就行。但是百姓們都想去試試新鮮,孫一也不能免俗。
孫一興致勃勃,很好奇明朝人的公廁會是什麼樣子,手裡攥著紙,一邊走一邊和早起的百姓打著招呼。
營裡的路口,哈老財和幾個人一邊刷牙一邊聊天,見力德爾爺和道士過來,老遠就喊:“爺吃了嗎?”
回應這種問候的最好方式就是忽略問候的本意,直接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孫一一揚手中的紙,“到新廁所去!”
哈老財扔掉手裡的柳枝牙刷,“我也去。新茅廁修好了,不知道啥時候能有新的硝土下來。”
讓孫一詫異的是,新公廁並沒有修建在交通方便的路邊,三人七轉八轉,來到了一處幽靜的樹林邊。
幾條進出樹林的小路人來人往,王二牛站在一條小路上,樂得眉開眼笑。
賈道士一指樹林對孫一說,“新茅廁就在樹林裡頭。”
哈老財見了二牛開口便問:“牛娃,吃了嗎?這新茅廁一天能打多少大糞?”
二牛笑得合不攏嘴,“茅廁剛修好,百姓們都來揍個熱鬧,我估計每個人都來上一回,今兒一天就能有五百斤。”
孫一早沒了對大糞的敵視態度。營外的莊稼要施肥,軍隊的火藥需要硝,說到底原料都是大糞。
只是孫一奇怪,“這廁所怎麼沒有圍牆啊?”
“爺,跟我來,我給爺介紹。”,二牛親自當導遊。
二牛領著幾人,進入一條小路。孫一才發現,裡面是一片面積很大的紅柳灌木區。
在一個紅柳隔開的岔路口,二牛介紹:“這左邊是小解的地方,右邊是大解的地方。”
幾人左轉,十幾步後來到一處被灌木包圍的空間,一堵兩尺厚半人高的土牆立在中央,沿著土牆根兒有一條渠,連線著一個四方的土坑。
二牛介紹:“這土牆是用鹼土砌的,以後可以掛硝。這渠和池都是用夯實的三合土修的,不透水。以往的茅廁糞水不分,白白浪費了尿水。”
孫一幾人上前,掏出傢伙,往土牆上一陣掃射。
二牛小心的提醒,“爺小心濺上。”
幾人回來轉右,走了幾步有出現灌木隔開的岔路,二牛領著幾人徑直走入一個路口。
又是一個封閉空間,中央一個不規則的大坑,坑裡還建有彎彎曲曲的可以走人的土牆。幾個百姓正解衣蹲在坑邊,手裡擺弄著削好的木片。
二牛大聲向百姓們問候,“都吃了嗎?力德爾爺也來了!”
二牛回身介紹,“這茅坑和土牆都是鹼土,茅坑裡立著的是產硝的揹簍。廁籌是隨便取用的,現在是木頭削的,以後換成玉米秸杆,在入口的地方自己取。”
幾位蹲著的百姓都是腳踩坑邊,下身空懸於茅坑上方。
孫一擔心道,“這樣會不會不安全,萬一一忽悠落到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