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每開一炮,被虎蹲炮的後坐力在水面上側推出一兩尺距離,船艙幾乎要翻掉,河面上激起一層波浪。
卜十九三炮打完,正好漂到濠溝位置。筏子上的鳥銃手不甘心地打出所有子彈,筏子順水在黃河上兜一個大圓,筏子開始逆水而上。士卒們連忙把複合纖維甲牌換到右舷,。
後面的小鴨崽們沒有在黃河上掉頭逆水行舟的能力,完成使命後偏轉航線漂向下游西岸。在那裡他們將被二營的馬隊牽引重回上游。
趁這個時機,愛新國果斷地退兵了。
西岸觀戰計程車卒百姓一陣歡呼!
原來被吹的神乎其神的愛新國八旗兵也不過如此!
孫一放下望遠鏡,揉揉發酸的右眼。
琪琪格手疾眼快,一把搶在王悶蛋前面抓起望遠鏡,雙手舉著貼到眼睛上。
“呀!對岸有個紅纓子兵估計被炸懵了,正往黃河裡爬呢。”
孫一的望遠鏡,木製,方形盒子。
前端是一個大個的半凸透鏡,後端是一個小個的半凹透鏡。用後世的術語講,屬於伽利略式望遠鏡。這種望遠鏡的優點是鏡間距短,成正像;缺點是視野小、放大倍數低,有色散色差,看的時間長了眼睛會發酸。
整個望遠鏡的原材料都來自對面的青山。
說實話,當孫一回到明朝以後第一眼看到青山,他激動地差點跪了。
這座山孫一在後世很熟悉,隔幾年就會來一次。
青山一千多米高,南坡是陡峭的山崖,來自中原的熱空氣在山崖下受阻上升,是理想的飛行地點。
不像大城市裡放個風箏都不允許,後世這裡的當地政府對個人飛行管理很寬鬆,所以這裡被圈裡人讚譽為“自由飛行之都”。
那時這座山光禿禿的,據說是被一百年內的兩場大火燒成荒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南坡山崖上產一種矮小的崖柏,樹齡長、樹幹扭曲緻密,氣氛好,如果挖一顆價值萬元,代價是坐牢。
崇禎五年的青山是名副其實的青山,滿眼鬱鬱蔥蔥,南坡的崖柏想挖多少有多少。北坡海拔從低到高,依次是草原、以白樺為主的闊葉林、以松柏為主的針葉林,最山頂上是高山草甸。
據當時的山頂斥候觀察哨稱,山下晚上熱得睡不著覺,山頂晚上冷得要三個人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孫一傳授了他們在這種氣溫下采集夜間露水的辦法、白天採集草樹葉蒸發水汽的辦法,並吩咐他們去收集柏油。
柏油是柏樹分泌的油,和後世柏油馬路上那種黑黑幽幽在夏天踩上去軟軟的瀝青一點關係也沒有。
嚴格地說,和柏油對應的是松香。
松樹分泌的樹脂叫松香,淡黃色;柏樹分泌的樹脂叫柏油,無色透明,是一種中藥。
人工樹脂在後世屬於塑膠。塑膠之所以叫塑膠,就是因為它是可以塑形的材料。人工樹脂是製作眼鏡、光學鏡片的理想材料。
天然的柏樹樹脂採集的最佳時間就是夏天,砍傷樹幹,柏油自然地在傷口凝結。
斥候下山的時候帶了整整兩大包上好的柏油。孫一利用石膏刻出模具,澆製出柏油透鏡打磨光滑,用青山的樺木製成箱體固定,就成了放大五倍的望遠鏡。
做成的木箱望遠鏡首先裝備了通訊兵。
旗語的通訊距離是一里路,藉助望遠鏡旗語的通訊距離一下子擴充套件到三到五里,也就是說從山頂到黃河西岸都不再有問題。
木箱望遠鏡其次配發到高階將領,所以孫一也配了一個。
至於琪琪格,孫一用柏油的下角料給她做了一塊內嵌全須全尾大蛐蛐的透明白琥珀。琪琪格立刻就原諒了孫一這幾天不顧她沒日沒夜的忙碌。
琪琪格此刻舉著望遠鏡向對岸掃來掃去,“呀,一隊紅纓子兵拉著大炮又上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