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長河復生記> 第306章 瓦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6章 瓦當 (1 / 2)

六月初八清晨,郭石匠帶領孫一一行人在出發前繞道憑弔稒陽古城。

所謂稒陽,後世叫做“古城灣古城遺址”。孫一曾經來過一次,當時確實只剩下遺址,除了地址以外什麼也沒有。據當地的老人講,他們小時候古城還有幾面殘牆,後來修路挖土全糟蹋了。

崇禎五年的稒陽古城還有北、東、西三面土牆,開放式的城內完全可以作為臨時的兵營。面臨二里半河的東牆、面臨大青山的北牆基本完好,兩丈高的寬闊城牆上稍微修整一下就可以架設火炮和梢炮。

一眾當地百姓正在趁早上天氣涼快平整城內的地面。老遠就看見一群百姓圍在一起指指點點。郭江上前一打聽,原來是挖出了一些瓦當。

瓦當上面有字。達海用水清洗之後,發現是諸如“天降單于”、“四夷臣服”、“單于和親”、“千秋萬歲”之類的漢字。從瓦當上“單于”、“和親”等文字推斷,這些瓦當的年代應為漢代。

孫一不禁感慨,戰國長城、秦朝九原、漢代稒陽,這荒蕪的塞外竟然是秦磚漢瓦遍地。

朱軍師和達海很快爭執起來。

達海說“天降單于”的意思是單于從天而降,朱軍師說“天降單于”的意思是上天降伏了單于。

朱軍師道:“這些瓦當上既然寫了四夷臣服,怎麼再會寫單于從天而降?”

達海道:“漢代的時候,降字只有一個意思,就是降落。既然瓦當上有天降單于的漢字,就說明漢代的匈奴單于和漢朝天子是平起平坐。”

朱軍師連連搖頭:“不可能、不可能,漢朝的衛青、霍去病、還有飛將軍李廣打得匈奴落花流水,怎麼可能讓單于和漢家天子平起平坐?”

達海反駁:“若是漢武帝真得打得匈奴落花流水,飛將軍的孫子李陵為何還要投降匈奴?”

朱軍師反問:“這些瓦當上都是漢字,必是漢朝軍民所留,怎麼會為單于歌頌?”

二人一時之間,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琪琪格忽然冒出一句話:“說不定這些瓦當是匈奴人留下的呢!”

“匈奴人?寫漢字?怎麼可能!”,兩位都覺得不可理喻。

琪琪格反問道:“大明金國可以有無數的明朝工匠,匈奴人為什麼不可以請漢人工匠呢?”

兩位細思之下,琪琪格的話彷彿也有一絲道理。

俺答封供之後,在草原上修建廟宇房屋的多是漢人工匠;瓦當上有“單于和親”的字樣,自然是漢朝王昭君出塞之後的東西,那麼草原上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

單于和親、匈奴歸漢的故事就發生在九原地區。如果這些瓦當是當時的漢人工匠為匈奴人燒製,如此歌頌單于就理順了。

琪琪格小聲嘟囔道:“你們男人的英雄要麼是衛青霍去病,要麼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我看其實他們都比不上王昭君和三娘子!”

王昭君、三娘子,一個是漢家女,一個是蒙古族,她們各自為草原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時光,在草原百姓中聲望極高。

琪琪格能得出如此結論,不論對錯,都說明琪琪格開始獨立思考問題。孫一於是連忙笑著鼓勵自己的小老婆:“對!你們看衛青霍去病成吉思汗忽必烈一人頂多才一座陵墓,王昭君一個人在草原上就有這麼多陵墓。”

達海心有所思,渾然沒有在意孫一的話。他不住地打量剩下的瓦當磚頭,口中念道:“果真如此的話,這裡就可能有匈奴文字!”

朱軍師奇道:“難道達海博士識得匈奴文字?”

達海回答:“匈奴語言和東胡語言一脈相承,我一直想研究匈奴語言,但苦於沒有機會遇到匈奴字。”

孫一心下一動,“達海博士,陽山和陰山之中有上萬幅古時候遊牧部落的巖畫,可能有匈奴文字。”

孫一說的這些巖畫,後世統稱“陰山岩畫”,是指分佈於主要分佈於陰山山脈懸崖峭壁上的石刻。這些時刻的年代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西夏時期、蒙元時期、明清時期。內容有人物、動物、神靈、符號、天體、狩獵、車騎、舞蹈,已經明確的文字有突厥文、回鶻文、西夏文、蒙文,是探索古代北方遊牧民的寶貴資料。

“陰山岩畫”的最早記錄出現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然而在其後的若干世紀裡,再沒有人去問津這些東西。直到20世紀30年代未,科學考察團才重新“發現”了陰山岩畫,被譽為“人類童年的記憶”。

達海激動得雙手不住顫抖,“陛下,此話當真?山中真有上萬幅古代遊牧部落的巖畫?”

孫一很確定地點點頭。後世的時候他參觀過幾處陰山岩畫,他的手機裡就有後世發現的巖畫位置圖。而且,在後世的時候有不少巖畫被修水庫的時候淹沒了,這次回到明朝等閒下來孫一還打算好好去看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