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連忙胡扯:“有一次偶然碰上的,我也不知道他現在何處。”
達海流露出來深深地失望,就好像一個孩子被人生生搶走了心愛的玩具,落寞地坐下。
孫一提示:“達海博士,這兩句對聯的意思……還有一句話叫白河本源白高河,水源出,本源白坡,民庶根也。”
達海陷入沉思。
良久,達海抬起頭。
“既然這兩句是漢語的翻譯,解讀這兩句話,還得從東胡語言入手。‘黑頭石城漠水邊,赤面父冢白河上’說的應當是西夏的兩族人的源流。第一句說的是平民,第二句說的是皇族。”
“黑頭石城漠水邊。‘黑頭’轉回東胡語言,可以是蒙古話‘哈喇處’,意為‘黑人’,乃是蒙古族中下人的意思。‘黑頭’又可作蒙語‘喀喇沁’,蒙古一個部落的名字,明人譯作‘黑郎中’。喀喇沁並非黃金家族,而是世代聽命於蒙古大汗部族察哈爾。察哈爾的意思就是白色。鮮卑以白為尊,以黑為下,黑頭應當是西夏中的羌族,聽命於鮮卑皇族。黑頭石城漠水邊,可以解讀為西夏羌族源自大漠黃河邊的石頭城寨。”
“赤面父冢白河上,赤面對應黑頭,說得便是西夏的拓跋皇族,其先人祖陵在白河上游。”
“白河本源白高河,水源出,本源白坡,民庶根也。說的更為詳細,白河上游叫做白高河,白高河發源於白山,是民族的根源。這句話可以重新調整為夏河上游是鮮卑河,起源於興安嶺,是部族之源。”
“白高河,應當不呼名,地灰唇。說得就是鮮卑河位置!白高河,應當不呼名。就是說白高河並非本名。地灰唇三字卻給出了謎語,白高河的容貌為石頭、灰色、被夾在中間,這就是黑水,如今叫做黑龍江被夾在兩座興安嶺之間的黑水!十級陵,應當沒有頭,峰頭缺。說的就是鮮卑人的祖陵安葬的先人沒有盡頭,位置在山峰缺失的地方。”
達海突然站起,神情極為激動,大喊一聲:“我明白了!”
孫一和耿秀才望著手舞足蹈的達海,熱切期待他的解釋。
達海興奮地坐下,按耐不住為二位解說自己的新發現:
“鮮卑分為三部,曰錫伯、奚、契丹。錫、奚、契其實都是‘鮮’或‘夏’的轉音,意為白色。錫伯為白高,奚為白,契丹為白下。‘下、低’在突厥語中就唸作‘丹’或‘段’!這三部鮮卑,可能分佈於黑龍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抑或興安嶺高處、山坡、山下,抑或在夏族之內地位有高有低,抑或三者兼而有之。這三部都自認是源自鮮卑,但是奚、契丹都不敢稱鮮卑,只有錫伯才敢說自己是鮮卑後裔!”
“鮮卑在南北朝時創立拓跋氏北魏、北魏再分為鮮卑宇文氏的北周和鮮卑高氏的北齊,北周滅北朝,隋繼承北周一統天下,自此開啟大唐盛世。唐源於山西太原,正是鮮卑的基業。唐朝的唐,與唐古特的唐,也許都是源自東胡的東。唐太宗單人獨騎勸退突厥兵,焉能說李世民不通胡語?唐太宗被草原部落尊為‘天可汗’,正是源於他的夏族皇室身份!有唐一代,可謂夏族翻身做主,故而草原部族紛紛聽命於大唐!”
“大唐之後,夏族便不服趙宋管束,夏族的白高部落建立夏朝,白下部落契丹建立遼朝,留在白山黑水的夏族餘部建立金朝。這三朝皆有自己的文字,皆同漢字類似。可謂第二次南北朝。”
“可嘆這三朝人口不斷南下,最後又被蒙元驅趕屠殺,白山黑水之間的夏族根基只剩下弱小的一支錫伯,竟成了科爾沁的附屬。”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說道最後,達海臨河而歌,悽然淚下。
孫一向耿秀才耳語幾句,耿秀才緊接著達海的詞唱起曲牌。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孫一上前寬解達海:“華夏合流,未必就是一件壞事。百姓能安居樂業,文人能專心學問,難道不比哪個皇族登基更重要?”
達海反問:“孫參謀說的是世外桃源,現實中怎會存在?先是蒙元成吉思汗,後是朱元璋,如今又有老罕王努爾哈赤,這天下哪個不是分分合合不死不休?”
賈道士不知何時到來,他搖著羽扇上前言道:
“達海博士此言差矣!我等就是要一心一意建一個世外桃源王道樂土,復興三代之治!”
————————
參考資料(不感興趣的讀者可跳過)
睡虎地秦簡,亦稱雲夢秦簡,為1975年12月於中國湖北省雲夢縣城關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的秦代竹簡,記錄當時的法律及公文,經整理的竹簡內容,被收入《睡虎地秦墓竹簡》一書。此批竹簡是研究戰國晚期至秦始皇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的珍貴史料,也是校核古籍的依據。
雲夢睡虎地秦簡載:
“臣邦人不安其主長而欲去夏者,勿許。何謂夏?欲去秦屬是謂夏。“
“何謂夏子?臣邦父,秦母是也。”
《晉書》由唐初名相房玄齡等人負責監修,唐太宗曾下“修晉書詔”,並親自參與。在《晉書》中,對慕容家族的起源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鮮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於紫蒙之野,號曰東胡」。“有熊氏”是黃帝部落的別樣稱謂,黃帝部落的重要圖騰之一是熊,因此黃帝部落也稱「有熊氏」。
二十四史之“北史”由唐朝著名史學家李延壽所撰“北史·魏本紀第一”說:「魏之先出自黃帝軒轅氏,黃帝之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
之後,各種文獻都指出西夏拓跋氏同北魏拓跋氏同宗。契丹耶律氏、完顏金皆自稱自稱炎帝苗裔。
不管事實究竟如何,反正他們自己和後代是相信這個說法的。所以北方的局勢基本上是黃帝后裔領導炎帝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