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錦家的滷菜鋪也是。
青山大壯四個夥計晚上打烊時,看著沒賣完的四五斤滷羊肉和幾斤滷豆製品,心裡都有點不得勁。
昨天賣了三隻羊,上百隻雞鴨,今天卻連兩隻羊都沒賣完。
而且連平時最好賣的滷豆乾之類的豆製品居然也有剩的。
得跟東家娘子說,明天不能滷這麼多的羊肉和豆製品了。
似錦早就有心理準備,每天都像開業那天掙那麼多錢是不可能的,因此能坦然接受生意重重往下掉了一大格。
可是沒想到,生意一路下滑,不到六天,就已經跌破到每天只能賣一隻羊,一二十隻雞鴨的地步,而且滷豆製品和擺攤時一樣每天只能賣三四十斤。
似錦有些不能接受,如果每天只賣這麼多的量,那還不如在集市上擺攤。
在集市上擺攤,每天賣這麼大的量,上午就可以賣完,而且只用大壯一人就能搞定。
可現在安排了四個夥計,仍然賣這麼多,就太不划算了。
而她推出的新品種滷雞心滷雞肝,和滷雞腸,滷鴨腸,以及滷雞腳和滷鴨腳。
除了滷雞心和滷雞肝好賣,其他的買的人很少。
只能在酉時打折時以超低價賣掉,或是拿些回來似錦夫妻自己吃。
滷雞腸滷鴨腸以及滷雞腳滷鴨腳賣的不好,是因為人們還不習慣吃這幾種食材。
等到顧客慢慢接受了這幾種食材,就會覺得好吃,買的人也就會多起來。
可是其他的滷菜銷量上不去,原因在哪裡?
似錦只要有空就去鋪子轉悠,找原因。
好像主要原因來自於對面的史記滷菜鋪。
人家已經是老字號的滷菜鋪了,在荷花鎮享有一定的盛譽,顧客多,名氣大,自家的滷菜鋪目前跟他完全無法抗衡。
似錦委託族長去史記滷菜鋪買了不同種類的滷菜回來嚐了嚐,和她的滷菜比起來味道差遠了。
美食也是不斷發展的,這個朝代的滷菜配方沒她的好,這很正常。
明明自己的滷菜甩吏記滷菜鋪的滷菜好幾條街,可就是幹不過史記滷菜鋪,應該是史記滷菜鋪的品牌效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一旦做出了品牌,同類商品在品牌面前競爭力都是很弱的。
當然,也有後起之秀。
這些後起之秀也是用了不少營銷手段的,似錦後世又不是沒見過。
哪怕同類非品牌商品質量價格完勝品牌,只要消費者不認可,就很難出頭。
似錦相信自己的滷菜鋪有一天會超越史記滷菜鋪,可是那需要漫長的時間去積攢人氣,而她不想等待,那就要想辦法營銷了。
可是該怎麼營銷呢?
似錦把自己的煩惱說給良笙聽。
良笙給出的建議是:既然你的肉類來源好,那就要展示給顧客看。
你的滷菜比對手香,那就要讓顧客真真切切的感受到。
似錦聽從他的建議,把店堂用一排櫃子一分為二,前面仍然賣滷菜,後面當廚房用,在裡面擺幾隻燒炭的爐子滷菜。
食材在滷製時,香氣濃郁,比在作坊裡滷製好了擺在櫃檯上要香多了。
有不少食客聞到滷菜香氣,忍不住進店買上四五十文的滷菜,嚐個味,嘗得好,自然還來。
似錦的滷菜鋪又正好是這條街的開頭第一家,可以在天井的側面開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