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國的百姓,似乎對看殺頭一直情有獨鍾。
即使到了趙旭那個後世的七八十年代,如果公開執行死刑,願意去看熱鬧的人也多不勝數,而執法機構為了震懾一些不法分子,也並不阻止民眾在安全距離觀看行刑。
漢代市井的規劃基本都大同小異,只是在規模大小上有所區別。
朝歌這邊的市井就是這樣,兩條寬約十米的大道匯聚成十字形,將市井分割成四塊貿易區。
每個貿易區中都建有三四列廊式建築,排列得整整齊齊。排在後面建築就是商賈存放貨物的倉庫。前面的房屋則是一排排列肆,即依商品種類而集中陳列的攤位。
一路前行,趙旭所見貨物種類之多,難以計數,釀酒、糧食、熟食、竹木、漆器、布匹、染料、皮革、藥材、冥器、銅鐵用具、牛馬豬羊,幾乎什麼都賣,只要你出得起價錢。
隨著接近市井中心,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棟三層市樓矗立於街道中央,正是市井的治所。
樓頂高懸著一面旗幟,迎著寒風飄揚,樓上懸著一面大鼓,市吏正是透過擊鼓宣告開市、罷市。
崔豹《古今注》曰:“闤,市垣也;闠,市門也”。市門定時啟閉。
史載:“市樓皆重屋”,又“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注曰:旗亭,市樓也,立旗於上,故取名焉。)。由此可知,市政官舍都是樓房,並立旗於上,以為標誌。《西京賦》雲:“旗亭五重,俯察百隧”,說明市樓系高五重,可眺望全市,監察百肆。
市樓門口兩側各有一名黑衣門卒,腰佩環首長刀,肅穆而立。
兩人越過市樓,繼續前行一段,終於抵達目的地——李記皮貨坊。
趙旭提著一個大包和趙大力剛一走進商鋪,一個身著青色布襖的夥計就迎了上來:“喲,這不是旭哥兒嗎,還有大力,你們這得有大半月沒過來了吧?”
說著他看了一眼趙旭手上提著的大包袱笑道:“看來收穫不小,今天特地來賣貨?”
趙旭懶得回答,對著趙大力使了個眼色,趙大力與他默契十足,接過話頭道:“嗯,今天過來趕集,順便吧這十來天的收穫賣了。”
“那感情好,我去給兩位倒水,順便去叫李賬房。”
夥計說完,將兩人帶到側面的房間脫下蓑衣斗笠,安排兩人入坐後,告罪一聲,轉身進裡間進行通報。
不一會,一個穿著直裾深衣的中年男子就走了出來,一看到趙旭兩人,就笑著打起了招呼:“這不是旭哥兒嗎,我還說你這段時間一直沒來賣東西,沒想到剛一念叨,你這就來了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