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宿命之環> 完本感言(感謝逐日依然又打賞白銀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完本感言(感謝逐日依然又打賞白銀盟) (1 / 3)

開啟文件,準備寫這個感言的時候,很多話都湧上了心頭,一時都不知道該從哪句開始,沉澱了一陣,發現最想講的是:

再也不寫續集了!

這和別的無關,純粹是寫作難度大到難以承受,甚至快超過我的腦力極限。

第一個難題是世界觀已經展開和清晰,在這方面沒法做太多文章,缺乏懸念和揭秘,缺乏那個關鍵的鉤子來帶起劇情張力,詭秘前期,寫一個低序列非凡者的失控都很刺激,很吸引人,寫宿環的時候,不是涉及外神、涉及大危機或涉及前面幾紀曆史的事件,都很難讓人提起神來,小問題只能作為大事件的一個側面來展現,但哪有那麼多大事件,而且還正好是主角有能力參與,可以處理其中一方面的。

這個難題是開書前就想到的,預設的解決方法是第四紀圖鐸王朝問題的解密、外神們的滲透、許多單獨的大事件組成一個更大的事件,以及透過“安排”和“巧合”來讓盧米安有能力參與,可以把事件串起來,但一直被安排就意味著很多爽點的損失,代入感減少。

第二個難題也是和世界觀已經展開相關,那就是主要勢力已經清晰、很多人物的動機也很明確,鋪陳一個事件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參與者幾倍、十幾倍的增加,比如詭秘第二卷寫大霧霾事件,參與者主要是王室、極光會、魔女教派和三大教會,三大教會還可以當做一個整體來寫,突出其中一個就行了。

宿環第三卷寫旅舍事件的時候,參與的外神組織七八個,即使重點突出妖精、腓力將軍和夜遊會,那也有三個,另外一邊,最重點的“永恆烈陽”教會必然要有參與,“蒸汽與機械之神”教會也得應對本身的問題、“知識荒野”相關,這還沒完,涉及“征服者”非凡特性的事情,梅迪奇、索倫家族、艾因霍恩家族也是肯定會來的,“鐵血十字會”同樣如此,塔羅會也得插一腳,“鏡中人”更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參與勢力是以往的兩倍,甚至三倍,並且都還得有前期的鋪墊和引入,不能一下加進來,寫作難度那是直線上升。

最可怕的是,類似的問題,在詭秘是從第六卷後期才開始遇上,宿環從第三卷就不得不這樣,之後每寫一個事件都有相應的煩惱,每一卷都像在寫詭秘最後兩卷一樣,全方面都得考慮到,頭皮都要抓破了,頭髮掉了一堆,還好我家祖傳濃密頭髮,這方面基因不錯,要不然都發量堪憂了。

第三個難題是,承接了詭秘那麼多人物,需要出場的隨便想想都超過二十個,並且還得是在事件裡有高光的,可一個事件裡的高光可能就那麼點,你也要高光,我也要高光,哪裡分得過來啊。

很多朋友吐槽盧米安作為主角高光太少,但我也不想啊……第一個難題導致得上大事件,得關聯高層次角色,有了高層次角色,那就涉及大的圖謀,高光就不可避免地傾斜過去,所以,第三卷末尾最高光的是梅迪奇和永恆烈陽,第五卷末尾最高光的是阿蒙、羅塞爾和亞當,等等,等等。

只能說,為了合理性,確實犧牲了不少爽點,導致主角缺乏足夠的高光,所以,回到剛才那句話,絕對不再寫續集了!

以前和幾個作家朋友也聊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同一個場景同一個事件裡,能有效掌控和刻畫的角色數量是多少,大家的回答都差不多,四個左右,我也一樣,特殊前提下,極限是六個,再多就沒法兼顧了,必然有邊緣化的,單薄化的,就像詭秘後期寫塔羅會,都只能每次聚會分別突出那麼兩三個。

而宿環一開始就承接了那麼多的人物那麼多的角色,然後還得寫新人物,還得把必須出場的那些勢力的人物也寫出來。

也許有天賦異稟的作家能在一個場景或一個事件裡有效掌控更多,但那肯定不是現在的我。

寫第一卷和第二卷的時候還好,都是較封閉環境下的故事,接入的第一部角色不會太多,後面越來越恐怖,越來越恐怖……

有時候,必須有取捨。

所以,我很遺憾塔羅會大部分成員在前面五卷出場得不多,一是因為他們相對當時的盧米安,層次太高了,而適合盧米安的特殊化的高階事件又太少,跟過去打醬油可能感官更差,若是用群像的方式處理,又會發現關鍵事件就那麼一些,得放在主線裡,或者不能那麼早揭開,這樣一來,需要處理的大部分是日常小危機小問題,繃不起劇情張力,二是,許多事件裡的高光從合理的角度來說不適合給他們,即使出場也只能發揮有限的作用,就像漩渦事件,這也因此被詬病。

這是續集先天的問題,也是我筆力有限,很抱歉做不到更好。

有的朋友說主角不應該從一開始就接觸到塔羅會,但要是那種事件,塔羅會都沒察覺,涉及特殊際遇的人都不關注,肯定又有人罵塔羅會沒用,這都發現不了。

另外,承接角色太多,超過掌控極限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經過詭秘,許多角色都有自己的喜愛者,也有討厭者,無論寫哪個角色,出場太少會被罵,出場太多又會被罵作者偏心,有高光會被罵、找黑點,沒高光又會有人不滿意,我只能盡力從合理性的角度去寫。

就像最後格里沙.亞當的死亡,有人就不滿意沒高光,太草率,可前面很多高光給的都是祂啊,發展到最後,從邏輯和前置條件來講,祂能擋住第一波衝擊,讓保護區能被轉移走,能擋住原初飢餓,已經很給力了。

還有說什麼小克醒來容納源堡後有一個月時間都不幫亞當,讓祂狀態恢復得更好,根本不合理,可大哥,麻煩用你的腦子好好想想,幫亞當對抗上帝豈不是意味著原初上帝知道小克醒了?原初上帝知道就意味著墮落母神知道了,墮落母神知道了就意味著所有外神都知道了,還隱秘做什麼準備?

更為重要的是,根本幫不了,亞當能干涉小克的夢境,是因為那時候還沒開始真正的對抗與融合,祂這次是直接就開始對抗與融合,以對抗母神降臨的第一波衝擊。

說實在的,第一部所有的角色裡,宿環裡塑造最多的就是亞當,小克都主要是承接過往和推衍可能會有的改變,而亞當,至少我個人覺得把這個角色的複雜性完整寫出來了,有人恨,也有人愛,是冷酷的神,也是愛著世人的神。

有人喜歡亞當,我能理解,甚至很高興,說明我寫的還算成功,但要是因此罵盧米安討厭亞當,痛恨亞當,我就只能送他一句詩,希望他將來不要遇到有人讓他犧牲,不會有人對他念“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不會讓他安靜餓死,顧全天下大局。

因為亞當最後沒有高光就死去,然後寫了一堆理由論證這不合理,但我根本沒法理解那些論證的邏輯,這就是宿環寫作過程中遇到太多次的問題,因為不滿意某個人物的發展,寫了一堆說明前面有問題,但再問深一點,又是那些車軲轆話,我的選擇只能是不管,隨便。

這都還是出於好意,投入了感情的,還有一些是充滿惡意和恨意的。

比如,宿命之環救贖那段,章說裡大家玩梗主角滅世,反派救世,都挺歡樂的,都知道是在開玩笑,但就有說主角團三個人做了這樣的計劃,卻把一切搞糟,只能愚蠢地看著反派救世。

這個時候如果問他“那是誰把宿命之環放到這個戰場來的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