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他的印象中,他長沙義師的渠帥項宣一向是看不起泰山義師的,平日裡一口一個泰山賊,然而半個月之前,當時正在逐步攻打沛郡西部的他,卻忽然收到了項宣送來的書信,命他在十五日之內籌集總共十萬石糧食,運至魯郡援助泰山義師。
鄒袁也想不通,項宣為何突然轉了性。
但既然項宣下了嚴令,他就必須照辦,因此他立刻放下手頭的事務,率軍直插沛郡北部。
沛郡北部的豐縣、沛縣,當初江東義師的大將杜謐、向賡二人並沒有攻打,不過這兩座城池也早已失去了抵抗之心,幾乎是鄒袁的軍隊剛到城外,兩座城池便迅速開城門投降,基本上沒有花鄒袁多少時間。
於是鄒袁就從豐縣、沛郡的縣倉中取了糧食,火速運往魯郡。
他向石續解釋道:“因我人手不足,今日我只帶來了一萬石,剩下的九萬石,我會盡快派人運來。”
石續點點頭道:“好,我立刻回山,將這個好訊息告知諸天王,多謝項帥與貴師的援助!”
“哪裡哪裡。”
告別了鄒袁之後,石續立刻返回泰山,將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張翟、朱武、呂僚、王鵬幾人。
在確認那鄒袁確實是來向他們送糧的情況下,張翟、朱武幾人皆精神振奮。
當日,朱武、呂僚二人就帶著手下的弟兄下山搬糧去了,就連王鵬也帶著手下弟兄幫忙——雖然他此番只帶來寥寥幾百人,大隊人馬尚在泰山北部。
在經過整整半日的忙碌後,整整一萬石糧食就被眾人運到了天井山。
期間,呂僚親自找到了鄒袁,詢問鄒袁道:“鄒將軍,莫非是江東義師的趙渠帥懇請項帥為我泰山義師運糧?”
可惜他問鄒袁也是白搭,鄒袁攤攤手說道:“這個我就不知道,我只是接到了項帥的命令為貴師運糧,項帥做事,向來不解釋緣由。”
鄒袁將信將疑。
他實在想不通,難道除了趙伯虎,竟還有人能夠指使項宣?
『……此事我得讓伯虎公子得知。』
心下暗想著,呂僚立刻招來兩名心腹,在囑咐了他們幾句後,派他們立刻前往下邳。
總而言之,有了這一萬石糧食,泰山義師眾人的心也就逐漸安定下來了,畢竟光這一萬石糧食就足以讓他們再支撐一段時間了,更別說後續還有整整九萬石。
基於糧食問題已經解決,王鵬自然也就不再考慮向晉國投降的事。
在眾人召開宴席慶賀此事時,張翟笑著對丁滿說道:“現如今義師已得到了足夠的糧食,丁天王不妨再考慮考慮是否向晉國投降?”
這話在丁滿聽來十分刺耳,他面色漲紅地辯解道:“丁某又不是非要向晉國投降,只是前段時間過於艱難,丁某這也只是為弟兄們考慮罷了。……如今既然得到了足夠的糧食,丁某自然不會再考慮向晉國屈服。”
在旁的呂僚聽得冷笑一聲,想要開口嘲諷,卻被張翟用眼神制止。
待宴席結束後,呂僚對張翟說道:“丁滿懦弱小人,他的話不足輕信。”
張翟搖搖頭說道:“丁滿、陶繡雖然膽怯懦弱,但二人並非蠢笨之人,懂得利害,此前也不過是因為糧食耗盡才有投降之心,如今既得到了足夠的糧食,他們自然會再觀望一陣。……以我對他二人的瞭解,除非晉軍那邊形勢大好,否則,他二人暫時是不會倒向晉軍的。”
“但願如此。”呂僚微微點了點頭。
正如張翟所料,就當他與呂僚談聊此事時,西天王丁滿也在跟南天王陶繡商議‘是否投降晉軍’這個問題,陶繡果然說出了‘再觀望一陣’的建議。
這也難怪,畢竟目前的局勢並不明朗,雖說趙伯虎的江東義師從東海郡撤回了下邳,但他困殺章靖的驚人戰績卻是事實;另一方面,雖說陳太師率領數萬晉軍主力南下東海郡,現如今正與江東義師廝殺於下邳、彭郡二地,但誰勝誰敗,此時言之尚早。
萬一他們投降了晉軍,結果趙伯虎卻贏了呢?
介時義師肯定容不下他們二人。
“趙伯虎……能贏麼?”丁滿猶豫問道:“這次,那位陳太師可是親自出馬了。”
“誰知道呢。”陶繡亦搖了搖頭。
晉國的陳太師,毫無疑問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但別忘了,那趙伯虎也不簡單,前後擊敗了韓晫、章靖二人,殺死了兩位陳門五虎,試問當今天下,誰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