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陳太師親自坐鎮郯城,又叫王謖領兩萬河北軍扼守開陽,隨後便派薛敖、羅隆二人率騎兵與步卒攻打下邳。
而與此同時,大概在六月中旬前後,‘章靖戰死下邳城山’的訊息,也透過朝廷的渠道,傳到了潁川,傳到了趙虞耳中。
不得不說,在得知這個訊息後,趙虞心中頗不是滋味。
還記得當初得知韓晫的死訊時,其實趙虞心中沒沒有太大感觸,彷彿就跟死了個陌生人似的,畢竟他與韓晫別說有交情,甚至連見都沒見過,從未有過交集。
因此趙伯虎殺了韓晫,最多就是讓趙虞面對陳太師、鄒贊、薛敖幾人時有點尷尬。
但如今章靖的死,趙虞卻心生幾分悲傷。
畢竟章靖不止曾幫助他魯陽趙氏洗刷莫須有的罪名,還曾與趙虞稱兄道弟,雖然趙虞與他接觸的時間不如陳太師、鄒贊、薛敖、王謖幾人的時間長,但他也深有體會,清楚知道章靖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人。
拋開立場不談,趙虞十分願意與章靖這樣的人來往。
然而,章靖卻死在了趙伯虎手中,死在了趙虞的親兄長手中。
與韓晫那回不同,此時的趙虞可謂是真正陷入了兩難之境,一邊是義兄弟,一邊是親兄長,他夾在當中,完全不知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好在陳太師與鄒贊、薛敖幾人不知他真正的身份,不至於找他質問,否則他真不知該如何面對。
說實話,他心中也曾有過埋怨親兄長的想法——你明知章靖是你弟弟的義兄弟,難道你就不能手下留情、留他一命麼?哪怕你俘虜章靖,挑斷其右手手筋,讓他無法再征戰,也比殺了章靖好啊。
但理智卻告訴趙虞,他兄長趙伯虎確實沒有饒過章靖的理由。
章靖是趙虞的義兄弟,又不是他趙伯虎的義兄弟,況且以趙伯虎的立場來談,章靖顯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大威脅,好不容易有機會困住章靖,趙伯虎憑什麼不解決掉這個威脅?否則他如何向麾下的江東義師解釋?
至於章靖本人,顯然他也不會向趙伯虎屈服,陳門五虎,毫無疑問是寧死不屈的那類人。
所以說,什麼‘挑斷章靖右手手筋’,也只是趙虞一廂情願罷了,趙伯虎絕對不會冒險饒章靖一命,而章靖也絕對不會向趙伯虎屈服。
那二人不止是官兵與反賊的關係,也不止是晉軍將領與起義義師的關係,二人彼此間還有血海深仇,自從陳太師與陳門五虎殺死了趙璋、趙瑜兄弟,害得下邳趙氏幾乎死傷殆盡,自從趙伯虎殺死了韓晫,雙方對彼此的仇恨就已到了不同戴天的地步。
要麼陳太師與陳門五虎這邊被趙伯虎殺光,要麼趙伯虎被陳太師與陳門五虎所殺,否則這場恩恩怨怨,幾乎沒有終結的可能。
基於此事,趙虞私底下也難免胡思亂想起來。
倘若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王謖幾人相繼死在他兄長趙伯虎手中,他該怎麼辦?
找他兄長趙伯虎報仇?
亦或,陳太師與鄒贊、薛敖、王謖幾人殺了他兄長趙伯虎,他又該怎麼辦?
為他兄長趙伯虎找陳太師、鄒贊、薛敖幾人報仇?
胡思亂想良久,趙虞最終只能長嘆一聲。
他可以掌控泰山賊,可以掌控項宣,但他無法掌控陳太師與陳門五虎,也無法掌控他兄長趙伯虎與其麾下江東義師,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所幸,他暫時還不用被捲入二者的紛爭,否則,他的立場無疑會變得愈發尷尬與糾結——兩邊都是他在意的人,他幫誰?
趙虞當然知道他這是在逃避問題,也知道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但他實在沒有什麼辦法。
他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加促他們兄弟倆的‘復仇’,推翻晉國,看看能否有機會讓陳太師與鄒贊、薛敖幾人失去原有的立場——倘若有朝一日,陳太師與陳門五虎失去了‘晉臣’的身份,父子幾人可還有立場與趙伯虎率領的江東義師廝殺呢?
或有人會說,即便如此,陳太師與陳門五虎依舊殺了趙璋、趙虞,殺了下邳趙氏,而趙伯虎也殺了章靖與韓晫,雙方仍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但要知道,雙方的仇恨並非私仇,而是戰場上結下的仇恨,正因為如此,陳太師才會送還趙璋的屍體,而趙伯虎也相繼送還了韓晫與章靖的屍體。
趙虞想來想去,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機會,至少相比其他還有幾分渺茫的希望。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讓陳太師、鄒贊、薛敖幾人失去‘晉臣’的立場呢?
想到此事,趙虞的腦海中便徐徐浮現四個字:涼州楊氏!
是的,只要他能設法讓涼州楊氏有機會率領邊軍駐紮邯鄲,涼州楊氏必然會站在三皇子李虔那邊,干涉皇儲人選。
介時,邯鄲必然會引發翻天覆地的變故。
那麼,如何讓涼州楊氏有機會插手邯鄲呢?
趙虞已經有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