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二日,一群汝南難民自安城、慎陽等地,緩緩來到了下蔡縣城外,在城外大聲叫嚷。
“開城門!”
“快開啟城門!”
守城的軍卒不明究竟,急忙上報縣令尹褘,後者急忙來到了城牆上。
因縣尉劉郢率先來到城牆上,尹縣令便問劉郢道:“劉縣尉,城外這些人是?”
劉郢抱拳回答道:“似乎是安城、慎陽一帶的百姓,攜家逃難至此。”
“什麼?”
尹縣令作為汝南郡的一名縣丞,自然知道安城、慎陽在什麼位置,也知道這兩座城池已被項宣的長沙叛軍攻陷。
甚至於,若非左將軍周虎及時率領潁川軍趕到,擋住了長沙叛軍的前進之路,想來他下蔡與灌陽、吳房等寥寥幾座縣城亦難以倖免於難。
問題是,這些人為何要從安城、慎陽逃難至此?
尹縣令將身體探出牆垛,居高臨下觀察著城外的難民。
據他所見,這些難民中男女老幼皆有,倒也不像是長沙叛軍假扮難民前來詐城——考慮到他們下蔡城外不遠處就駐紮著左將軍周虎率領的潁川軍,對面那群叛軍也未必有這個膽子。
可是拿這群人怎麼辦呢?
放進來?萬一裡面混有叛軍的細作,那可不妙。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尹縣令當然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比如勸說城外這群難民回去……
看著城外那些難民高聲叫嚷開啟城門,縣尉劉郢苦笑說道:“這些人跋涉前來投奔我下蔡,怕是很難說服他們回去……大人,要開城門將他們放入城內麼?”
尹縣令皺著眉頭思忖片刻,微微搖了搖頭。
那位左將軍命他們各自守好城池,恪守本份即可,可沒讓他們做別的事啊。
想了想,他吩咐道:“還是先派人稟告左將軍吧。”
沒錯,遇事不決就問左將軍周虎——不可否認這位將軍現如今已成為他們汝南郡西部幾個縣的主心骨。
“我親自去吧。”
縣尉劉郢當然也沒有異議,立刻就前往城外的潁川軍營寨。
而此時在那座營寨內,趙虞已從旅狼的口中得知有一撥難民模樣的人進入了下蔡,來到了下蔡城外。
他當然知道怎麼回事。
約小半個時辰後,下蔡縣尉劉郢便來到了營寨。
在羨慕潁川軍的衣甲齊全、威武雄壯之餘,劉郢便帶到了中軍將,見到了作為主帥的趙虞。
他當即抱拳恭敬說道:“劉郢拜見左將軍。”
“劉縣令免禮。”趙虞笑著揮揮手,語氣和善地說道:“劉縣尉此番前來莫非有什麼要事麼?”
聽聞此言,劉郢便將難民的事如實相告:“今日,有一群徒步至我下蔡城外,尋求庇護,經詢問,這些人乃是從安城、慎陽一帶遷徙而來。這些難民希望我下蔡開啟城門放他們進入,尹縣令不敢擅自做主,特派卑職前來請示左將軍。”
“難民?”
趙虞的語氣逐漸變得嚴肅起來,他問劉郢道:“有多少人?”
“大約兩千多人的樣子。”劉郢如實回答道。
聽聞此言,趙虞摸了摸下巴處的短鬚,好似自言自語般說道:“半個時辰前,周某倒是聽旅狼上稟過這些難民的事,沒想到他們奔貴城去了……”
說著,他略一沉吟,點頭說道:“放他們進城吧。”
“放他們進城?”劉郢微微睜大眼睛又問了一遍。
彷彿是察覺出他語氣的異樣,趙虞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這些人雖是安城、慎陽而來的難民,但亦是我大晉的子民,我等豈能袖手旁觀?”
劉郢頓時肅然起敬,用敬意的目光看向眼前這位年輕的左將軍。
而此時趙虞又叮囑道道:“當然,放他們進城時要仔細審查,萬一其中混有叛軍的奸細,切不可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