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說回來,在一眾雜號將軍中,虎威將軍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稱號,至少聽起來很威武,頗符合趙虞的心意——他懷疑朝廷就是因為‘周虎’的名字中帶著一個虎字,是故才賜予他虎威將軍的封號。
寒暄客套了幾句後,趙虞帶著張維一同回到盧城,準備在城內設宴款待這位張御史。
在回城的途中,張維與趙虞聊起了那幾支賊軍的事:“……周將軍上奏的事,陛下與朝廷已經得知,關於周將軍在戰報中提及的‘幕後黑手’一事,將軍可有什麼最新的收穫?”
趙虞故作遺憾,搖了搖頭說道:“我與我麾下的將士,審問了迄今為止抓捕的俘虜,可惜那些俘虜對此事一無所知……我想,除非是抓到那幾支賊軍的重要人物,否則,怕是很難有什麼收穫。”
“唔……”
張維皺著眉頭微微點了點頭,旋即詢問趙虞道:“現如今,那幾支賊軍已逃入了泰山郡?”
“正是。”
趙虞點頭說道:“在等待朝廷回覆的這段日子,我命麾下的將士每日皆入山搜尋那幾支賊軍的下落,但奈何泰山群山實在太廣,想要在茫茫群山當中找到那幾支賊軍,不亞於大海撈針,短時間內恐怕不會有什麼結果。”
張維聞言點了點頭,旋即寬慰趙虞道:“至少濟陰、東平、任郡、山陽、濟北幾郡恢復了太平……”
“也只能這麼想了。”趙虞故作嘆息。
片刻後,張維便隨同趙虞一行人進了城,看到了城內眾多面黃肌瘦的百姓。
其實這個時候,梁郡的救濟糧已經運抵了這邊,而城內的民心,也隨著趙虞麾下晉軍的駐紮以及救濟糧食的運抵而逐漸平復下來,治安更是遠遠超過以往,只不過城內的百姓,依舊還是那副面黃肌瘦的模樣。
“唉。”張御史嘆息著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這次濟陰、東平、山陽、任郡、濟北幾郡的混亂,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陳太師在擊潰了原本佔據這幾個郡的江東義師後,止步不前,莫要急著繼續進剿江東義師,先致力於恢復幾郡的地方衛戎力量,又哪裡會給那些賊軍崛起壯大的機會?
可惜天子與朝廷當初都急著催促陳太師儘快剿滅山東義師。
好在這場動亂總算是平息了,雖然身邊這位周將軍未能一舉圍剿那幾路賊軍,但至少也將其驅趕到了泰山郡,將動亂的源頭控制到了一個區域內,接下來只要朝廷加強濟北、山東等地的駐軍,就能困死這幾支賊軍。
這麼一想,張維的心情才好了許多。
次日,這位張御史便啟程準備離開,出於禮數,趙虞做了一番挽留,沒想到張御史笑著說道:“不留了,張某還要去太師處呢,陛下十分在意‘二虎’的讖言,此番命我順便前往太師處,看太師是否已擒殺‘二虎’。”
“二虎的讖言?”趙虞不解問道:“那是什麼?”
“即趙璋、趙瑜兄弟。”張維壓低聲音說道:“周將軍莫要傳揚出去……陛下曾夜夢一大一小兩頭虎,醒後冷汗淋漓,經國師卜算,大虎為‘寅虎’,小虎為‘申虎’,若不能儘早除去二虎,我大晉或將被其所毀。此二虎,正應在趙璋、趙瑜兄弟二人身上,是故陛下命太師不惜代價儘快殲滅江東義師,擒殺二虎。”
“……”趙虞微微張了張嘴,心中不禁有些驚愕。
他忽然想起了當年童彥在拷問後所透露的真相,其中也確實涉及到了‘二虎’,只是童彥當初並沒有提及,那大虎小虎居然還有名字……
寅虎……
申虎?
趙虞的表情,逐漸變得有些古怪,好在他戴著面具,張維也瞧不出什麼端倪來。
這寅虎,莫非說的就是他兄長趙寅?要知道他兄長趙寅就是虎肖年、寅時所生……
雖然這個解釋聽起來十分牽強,但結合他趙虞正巧是虎肖年申時所生……
『這個巧合……有點過於巧了啊。』
趙虞心下暗暗嘀咕。
他原以為他魯陽趙氏一門遭到橫禍,皆因晉國天子聽信荒誕無稽的讖言,可沒想到那位國師居然卜算出了大虎、小虎的生辰,甚至於恰恰就符合他兄弟倆的生辰,這讓趙虞有些不寒而慄。
難道天下,竟真的有讖言、卜算這種事?
心驚之餘,趙虞立刻就做出決定:若無必要,還是別去邯鄲為妙。
天曉得那位什麼國師,能否一眼就看穿他的底細。
送別張維後,趙虞回到盧城,回到自己臨時的住所,暗自思忖張維所說的關於‘二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