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識到江東義師覆亡在即的情況下,趙虞頗有些心灰意冷地叫鄭羅回到了他身邊。
但在冷靜下來之後,他就立刻對鄭羅下達了一個指令,叫後者立即前往下邳打探他兄長趙寅的行蹤。
顯然,趙虞終歸還是放不下他那位兄長,無論後者是死是活,他都想知道一個確切的結果。
當日,鄭羅帶著趙虞的命令離開了,只留下趙虞一人在屋內長吁短嘆。
說實話,趙虞這些年與江東義師並無任何聯絡,只是暗中密切關注著後者的發展與壯大,但在他內心深處,他多少還是記掛著這支義師,畢竟這支義師有他的兄長趙寅在,同時也是他‘趙氏’分家統領的義師,因此趙虞自然對它另眼相看。
然而,江東義師覆亡了,被陳太師與陳門五虎所率領的晉軍,這讓趙虞的心情變得十分複雜。
隨後的數日,褚燕、廖廣、王迅、張期、曹戊、周貢等將,依舊還在泰山郡似大海撈針般搜尋那幾支賊軍的下落,而趙虞則在盧城深居淺出,思忖著將來的路。
不得不說,即便是他,此時亦不禁有些迷茫,畢竟,晉國的衰弱雖然有目共睹,但陳太師與陳門五虎的存在,卻足以讓人絕望。
四月初,跟趙虞估測的差不多,他派往邯鄲的人回來了,順便還帶回來了一位朝廷使者,不是別人,正是前一陣子曾因祥瑞公主一事造訪潁川郡的御史,張維。
對於這位張御史,趙虞的印象還是蠻不錯的,畢竟這位張御史曾多次好意勸說他莫要介入王室內的事,雖然他沒有聽從。
在得知張維到來的訊息後,趙虞帶著牛橫、何順等人親自出城相迎,在城外接到了那位張御史。
在寒暄之際,趙虞笑著說道:“想不到竟勞煩張御史親自前來……”
“哈哈。”
張維看得出來挺高興,頗有深意地說道:“最近朝中氣氛沉抑,朝中官員無不謹慎小心,是故在下便主動討來這份差事,出來透透氣……”
趙虞一聽就明白了,笑著問道:“莫非事關太子與三皇子?”
“你啊……”
見趙虞好似故意裝傻,張御史有些無可奈何,搖搖頭低聲說道:“據在下所知,周都尉的那份證詞呈上後,陛下雷霆大怒,狠狠訓斥了太子與三皇子,經許多人求情這才使兩位殿下免受責罰。……周都尉可要當心。”
『當心太子與三皇子的報復麼?』
趙虞暗自哼笑一聲,問張御史道:“不知有哪些人替那兩位殿下求情?”
聽到這話,張維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趙虞,壓低聲音勸說道:“那兩位殿下已受到教訓,周都尉著實不宜再擴大事態……”
“我只是隨口一問而已。”趙虞無奈地聳了聳肩。
“那就好。”
張維笑著點點頭,旋即岔開話題道:“周都尉此番率軍鎮壓各郡叛亂的事,朝廷已陸續收到訊息,包括周都尉呈上的戰報……恭喜周都尉要高升了。”
趙虞微微一笑,對此並不意外。
畢竟從明面上來看,他怎麼說算是驅逐了濟陰、東平、任郡、濟北幾郡的賊軍,還幾乎覆滅了劉闢的山陽賊,這等功勳若不封賞,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而此時,張御史也吩咐隨從取出了聖旨,待趙虞單膝叩地後,高聲誦讀起來。
聖旨的內容無關緊要,無非就是重複了一遍趙虞出征濟陰至今的功勞,然後命他繼續駐軍在盧城圍剿泰山郡一帶的賊軍,直到陳太師平定江東義師後,再由駐濟南將軍章靖來接手。
當然,對於趙虞而言,他所關注的重點,還得是朝廷對他的賞賜——‘虎威將軍’的冊封。
虎威將軍,亦是晉國繼承漢朝的一眾雜號將軍之一,跟什麼鷹揚將軍、破虜將軍同一級規格,都是些虛銜封號罷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趙虞想要躋身晉國的權力核心,想要達到與鄒贊、薛敖、章靖等陳門五虎的高度,雜號將軍也是必經之路。
“恭喜周將軍。”
待將手中的聖旨一同交給趙虞後,張御史笑著祝賀道。
“多謝張御史。”
趙虞接過聖旨,拱手抱拳向張維還了禮。
與他預料地差不多,朝廷果然封了他一個雜號將軍——其實這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在於朝廷並未立刻就將他調往邯鄲,而是叫他繼續作為潁川都尉。
相比較潁川都尉這個實權的職位,雜號將軍只不過是空爵罷了,唯一的好處就是,趙虞如今是正兒八經的‘將軍級’的人物了,雖然距離鄒贊、薛敖、章靖那幾位還差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