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虞不敢怠慢,當即吩咐尉史韓和組織運糧的隊伍前往陳郡,而他本人,更是親自去了一趟陳郡,亦表現他對陳郡的重視。
三日後,趙虞抵達了陳郡的陳縣,與暫時駐軍在此的後將軍王謖見了面。
雖然趙虞此前與王謖見過幾面,但完全談不上有什麼交情——陳門五虎中,他唯獨與薛敖有些交情,畢竟他們一同在梁郡抵抗叛軍,儘管那個時候趙虞是個‘內奸’。
不過沒想到,這次見到王謖,王謖卻對他頗為熱情,一見面就稱他為‘賢弟’,愣是讓趙虞沒反應過來。
趙虞依稀記得,王謖稱呼毛錚,也是稱呼為兄的,哪怕陳太師收毛錚為義子要在王謖之後。
如此看來,陳太師的那些義子之間,可能真的是有些區別的。
一番寒暄之後,王謖就向趙虞介紹起了當前的局勢:“數日前,那陳勖率領殘軍往東逃離,儘管兄長與我有料到,但還是被陳勖率領殘軍突圍,來不及追趕……”
此時趙虞才知道,陳勖果然是朝東邊撤離了,估計是投奔江東義師去了。
『趙寅那小子……陳勖作為江夏義師的渠帥,投奔江東義師,初期未必會被江東義師接受,介時只要趙寅那小子稍稍示好,陳勖或會順勢投奔其麾下……』
心中暗想著,趙虞不禁感到有些可惜,畢竟他也是很欣賞陳勖的。
但很可惜,陳勖估計是要被他兄長趙寅拿下了。
當然,遺憾歸遺憾,但倘若他兄長趙寅真能收服陳勖,趙虞還是會感到高興的,畢竟如今的江東義師,那幾乎就是唯趙璋、趙瑜兄弟馬首是瞻,趙寅更多時候在江東義師只是‘趙帥侄子’、‘公羊先生弟子’這樣的身份,哪怕稱作寄人籬下也不為過。
鑑於此,趙虞自然希望他兄長能掌握一支聽命於他的力量,甚至取代趙璋、趙瑜兄弟成為江東義師的渠帥。
感慨之餘,趙虞問王謖道:“鄒贊大哥他是追擊陳勖去了麼?”
王謖笑了笑,說道:“不,大哥收復汝南郡去了。”
饒是趙虞也聽得一愣。
見此,王謖便解釋道:“為了阻擋三哥與四哥,江東叛軍在沛郡、彭城、微山湖一帶構築了嚴密的防禦,只要陳勖率軍逃至那邊,與當地的江東叛軍匯合,短時間內恐怕未必能攻入。因此,鄒贊大哥決定放棄追擊陳勖一眾,先收復汝南郡、江夏郡,繼而看南陽郡的戰況,再決定是支援南陽郡還是渡江攻打大江以南的叛軍老巢。……現如今,江東叛軍佔據了泰山、山東,比較麻煩,父親與大哥皆認為,先解決其餘其餘幾路叛軍,最後再解決江東叛軍為妙。”
“原來如此。”趙虞恍然大悟。
事實上,就算換做是他,他也會做出與鄒贊相同的判斷,當然,前提是他真心站在晉國這邊。
他之所以驚訝,完全是沒有想到那鄒贊居然如此冷靜。
怎麼說呢,不愧是陳太師的長義子,陳門五虎之首,倘若換做薛敖,趙虞毫不懷疑薛敖會一路追擊陳勖至沛郡。
“那少嚴兄呢?”趙虞好奇問道:“少嚴兄準備一直駐紮在陳郡麼?”
“那倒不。”
王謖笑著說道:“大哥命我駐紮在陳郡,是見陳郡目前局勢混亂,過些日子,待朝廷任命了新的官員,我便率軍往東,先與四哥匯合,將江東叛軍封鎖在微山湖、泗水一線,待父親與兩位兄長擊潰其餘幾路叛軍,率軍與我等匯合,再做理會。”
“原來如此。”
趙虞微微點了點頭。
五月上旬,趙虞得到訊息,王尚德率領的南陽軍,與薛敖率領的太原軍以及河南都尉李蒙率領的河南軍匯合,聚近十萬之眾,前後於棘陽、育陽、湖陽擊敗荊楚叛軍與長沙叛軍。
一直以來名頭響亮的長沙叛軍渠帥關朔,因被薛敖盯上,最終被後者於亂軍之中斬殺,成為了義師自起事起來,首位戰死的渠帥。
在得知此事後,趙虞亦不禁有些感慨,畢竟關朔也算是他的‘老相識’了,並且,雖說缺點不少,但也不失才能,倘若有機會,趙虞也不會拒絕招募關朔,沒想到,關朔的運氣實在不佳,竟撞上了薛敖,被後者被殺了。
『關朔一死,長沙義師必然崩潰,單憑荊楚義師,恐怕擋不住薛敖、王尚德、李蒙三人……義師完了。』
心中暗想著,趙虞微微嘆了口氣。
他知道,大江以南各路義師那浩浩蕩蕩、歷時兩年的起師,恐怕就要在今年畫上句號了。
但這個天下會因此比這兩年安寧麼?
趙虞並不這樣認為。
相反他覺得,接下來,才是整個天下最動盪的時期。
或許其中,亦有他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