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想要制霸全球,向全世界弘揚漢的文化!
既然自己有幸穿越了,也有幸成為了神州大地半壁江山的主人,那就應該做一些什麼。
按照歷史,一千年後,西方開始用艦船大炮攻略世界各地,中國明末開始首先臺灣島被攻略了,之後開啟了清朝的閉關鎖國和一段漫長的屈辱歷史。
雖然活於21世紀,可是對於這些歷史又怎麼能不瞭解?
中國有句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心!
.........
公元590年3月6日。
闊別已久的建德皇帝陳叔慎再次主持了朝堂會議。
這也是陳國收復江南建康地區後的第一次朝堂會議,所有官員都歡欣鼓舞。
在經過了兩三個時辰的議政之後,商議解決了這陣子遺留下來的問題後,來到了今日朝會重點決策的專案——
建康已經收復了,是否遷回國都的問題。
科舉考試即將在4月份再次開始,相關問題有待解決。可以肯定的是,今年來參加的仕子肯定更加多,因為陳國收復江南地區,更加穩定了,大家更加看好了。
對於遷都的問題,都是那些老臣子提出的,都是對建康有記憶的臣子,而新派的臣子則偏向於就在臨湘繼續執政,臨湘的繁華已經不下於建康了,只是還不夠大,城牆不夠高。
對於遷都的問題,不管下面的人怎麼想陳叔慎直接否決了,“朕認為如今臨湘各方面發展完善,完全可以替代掉原來建康的位置,而且你們也看到了,建康離隋國太近,很危險的!”
建康城,只能是偏安之地,不適合稱霸,反正都一樣,遷都還是麻煩事,就乾脆繼續在臨湘執政吧。
陳叔慎和陳叔寶不一樣,他的地位權力是靠打出來的,是以,那些懷念建康的老臣子也只能無奈接受了。
主要是,他們也是忠心陳國的那一批人,只是對建康有著念想和一點利益牽扯而已。
沒辦法啊,中書舍人虞世南無所謂,宇文曉月是原來湘州主簿,張亮是北方人,沒有一個有力的人站出來,抗爭就等於放了一個屁!
去年的科舉考試,第一次,太匆忙,很多步驟都忽略了。
今年,早在北伐之前,陳叔慎就下令,各州郡先在地方進行鄉試和府試,最後選拔出來的人才才來臨湘參加最終的科舉考試。
整個過程有著監察院參與,減少腐敗問題。
由於各州郡地方多,只能盡力,最終的臨湘考試才會最嚴格的監察。
陳國的財政不可能播出太多給一個行政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