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士聽令,東渡豫章,征討隋賊,保我江東!”
“是!”
建德皇帝陳叔慎一聲令下,整裝待發的八萬陳軍精銳的戰船迅速出發,戰意激昂。
“兄弟們,隨我殺敵!”
統帥劉仁恩劍指陳軍,隋軍也是望風而動,隋軍戰船極速開來。
豫章城。
杜伏威站在城樓上,看著楊素的軍隊圍攻過來,沉著指揮,心裡知道對方是不會給自己機會去接應皇帝的。
自己能夠做好的,就是收好豫章,做好接納皇上的準備。
一時間,江裡,岸上豫章,喊殺聲不斷。
.........
公元589年7月16日。
東面海岸,幾十艘船陸續抵達一個可以登陸上岸的沙灘深水區。
一隊隊穿著陳國服侍計程車兵有序地從穿上下來,武裝整齊,雙眼有神,一看就是精銳。
很快旗幟豎了起來,“陳”“周”,赫然是躲在無人島上十多天的周羅睺。
雖然躲藏在無人島上,但是每天都有小型的快船到岸上去獲取情報。
在知道愛徒杜伏威奇襲豫章成功後,周羅睺開心地哈哈大笑,對著副將樊猛說道:“如今時機已到,隋軍久攻不下,軍心疲憊,伏威佔領了豫章後,隋軍的佈置會更加分散,如此,是時候上岸了!”
“哈哈.....伏威將軍有一手,看來是跟著太傅學得很好啊!”呆了十多天,感覺全身要生鏽了的樊猛忍不住誇讚道。
於是,這一支三吳軍隊啟程出發,重新回到了岸上的戰場了。
這一支陳軍上岸的地點出乎預料,是在蘇州處上的岸。
沒有錯,周羅睺的目標是從佔領蘇州開始,如果不能拿回這裡,那麼就算擊退了隋軍,也是無濟於事的。
隋國幅員遼闊,整體的恢復能力比陳國快多了,就像年頭春燈節後的戰略會議上皇上說的:“我們守,又能擊退隋軍多少次呢?我們要反攻,要收回蘇州,要收回建康,要......”
蘇州吳郡比不上揚州城,卻也沒有遜色多少,而且有著驍勇的丹陽兵,本不是合適的目標,雖然蘇州是一定要收回來的。
重要的原因是,在隋軍南伐前,抗北的人成功策反了幾個蘇州吳郡的中層將領,陳國建立已經有了三十多年,雖然凝聚力不如前朝梁朝,歸屬感也是有了的。
蕭瓛佔地自立,也是天降餡餅,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這個打算,也就是手下從來沒有被他洗腦拉攏過,靠的是一直以來的權威和些許手段。
上了岸後,稍微適應了陸地後,太傅周羅睺高豎旗幟,直奔吳郡而去,沿途蘇州各地將領看到領軍之人後,要麼投降,要麼閉門死守。
兩者都沒能夠阻擋住周羅睺大軍的步伐,不攻打小城鎮,也不接受投降,一路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