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7月14日。
晚間。
在兩日前,沿江兩岸的人都聽到了豫章城的喊殺聲,都派出了斥候前去打探。
等到豫章城插上了陳國的旗幟的時候,一時間上游的隋軍譁然,漢口的陳軍發出不敢置信的歡呼聲一片。
除了陳國的國旗,還有伏威將軍杜伏威的軍旗,漢口的老兵可是都認識這位副統帥的。
“伏威將軍威武!”的歡呼聲響遍四周,連對面的隋軍斥候都聽到了。
劉仁恩聽到回報,雙拳重重擊打在案板上,震得上面的檔案散落開來:“我就知道對面的情況不對,想不到是伏威將軍杜伏威!!!該死!”
杜伏威作為漢口陳國大營二號將軍,當然回出現在隋軍各大將領的手裡。
一時間,陳國伏威將軍杜伏威的名聲隨著這一次突襲戰役傳遍了大江南北,進入了各大人物的視野,不,是站在了同等的地位上了。
單單憑藉這一次戰役,就可以名留青史了,至於能不能進武廟,那就要看他以後的發揮了。
接下來兩日,隋國將軍劉仁恩不得不被逼團,和陳軍在江面爆發了不間斷的激戰,力圖阻止陳軍渡岸。
自己駐防區域的敵將莫名其妙出現偷襲佔領了豫章,已經是有錯,現在一定要將功補過,就算死,也要擋住對方。
最起碼,要等到皇帝完成策略調整。
隋軍由水戰強將周法尚和支援過來的史萬歲主持,放棄了保守防禦,死戰到底。
陳國方面,依然是陳叔慎坐鎮,荀法尚指揮,也是死戰,一定要支援到豫章的杜伏威。
所謂,防久必失,有不少陳國的船隻抵達了豫章城,支援了豫章。
夜間,陳叔慎收兵回來,整座大營豎起了無數火把,炊事兵早早準備好的飯菜抬了上來。
自從陳叔慎御駕親征漢口後,整個戰場的局勢愈來愈好,將士的熱情高漲,提升了收服三吳,甚至收服國都建康的信心。
聽到秦叔寶帶著十萬大軍而來,陳叔慎放棄了今天和眾將士一起吃飯的打算,直接帶著親兵精銳去了外營,面見秦叔寶和一眾商人代表。
當然,在面見之前,所有人都會被搜身,除了秦叔寶等自己人。
時值多事之秋,必要的防備是肯定要的,自古以來,斬首行動屢見不鮮。
只是選擇性地會見了各州郡的大代表,承諾了這一次他們的支援是有功於國家的,等到戰爭之後,都會計算貢獻,封賞爵位。
如果有戰死的,也會有相應的國家補償。
等打發了那些人後,陳叔慎留下了秦叔寶:“秦瓊,這十萬人戰鬥力如何?”
秦叔寶老老實實交待:“能夠篩選成軍的不足五萬,其餘人頂多算鄉勇,能打,團隊作戰能力不行。”
陳叔慎聞言,雙手抱手靠背,不斷走動,思考著。
良久,陳叔慎看著秦叔寶:“十萬人,一下子增加了高度運轉的財政壓力,不能長久,真是有利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