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主宰漫威> 二八一章 假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八一章 假降 (1 / 2)

寧遠。

“前有嬴賊限我三個月獻降,後有東虜欺我無根之萍,令我進退維谷,難以決斷。如今三個月將滿,而東虜又至,諸位,該如何是好?”

吳三桂滿身憔悴,嘴皮開裂,目光裡全是疲敝。

“我兩萬五千兵馬,人吃馬嚼,就快要堅持不住了。東虜與嬴賊逼迫甚急,何以抉擇,請諸位教我。”

吳三桂如今,果真無根之萍。明已滅,而身為明軍的遼東軍便失去了一切後盾。沒有了糧草來源,沒有軍餉下發,困守於區區一個寧遠,坐以待斃。

若只是如此,大不了舉城獻降,投了東虜。然而阿巴泰全軍覆沒,圖爾格大敗虧輸,山海關外兩座京觀震懾人心,此間種種,讓吳三桂看到了東虜的虛弱。

他知道,嬴翌不是崇禎。在明廷的屍體上,一個新的王朝就要站起來,而遍數歷史,當中原有新的王朝出現的時候,周邊蠻夷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這時候投東虜,何其愚蠢?

他也知道韃子大敗之後不過三個月就發兵來攻的意義,就是要趁嬴翌立足未穩之際,與之分個勝負,決出國運。再怎麼也要把嬴翌打殘,為東虜贏取喘息之機——譬如遼之於宋,東虜的意圖,最次也要贏出個遼與宋的局面。

吳三桂不是不曾想過向嬴翌投降,在三個月之前,接到關內的夏王詔書的時候,吳三桂就想過。

然而嬴翌太過強硬,吳三桂覺得投降可以,但要保留自己的本錢,比如軍隊。但這是嬴翌不允許的。

沒了軍隊,只要三五人,就能殺了他吳三桂。這是保命的本錢,吳三桂捨不得放下。

因此進退維谷拖延至今。

他希望能找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在保留權勢的同時,博取一個未來。

坐在下手首位的祖大壽開口了。

黃臺吉未死之前,便派祖大壽來寧遠勸降吳三桂,但即便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也無法說服吳三桂。何況祖大壽也看到了東虜的虛弱,所謂說服,摻水了。

“長伯有什麼想法,說出來罷。這裡皆是弟兄,有什麼不能說的?大傢伙都指著你呢。”

聞言,堂下將官皆道:“只遵伯爺之命!”

吳三桂露出一絲疲憊的笑容,轉瞬即逝,道:“好吧。我日思夜想,的確有些想法。”

道:“阿巴泰全軍覆沒,圖爾格大敗虧輸。我不知那夏王用的什麼手段,但如此結果,可見東虜在夏王面前,沒有囂張可言。歷來中原一旦有新朝建立,周邊韃虜便再無囂狂的機會。夏王尚未立國,便已擊敗東虜,可見其強,非同尋常。”

又道:“東虜時隔三月便發兵來攻,訊息說是舉國之兵。可見東虜對夏王之忌憚,深入骨髓。夏王據有中原,新新之勢蓬勃,東虜必非夏王敵手。然夏王剛硬,收編軍隊不分理由,若直接降了夏王,未免一無所有。由是我想到一個計策。”

說到這裡,堂下一些將官、祖大壽,隱約已經明白過來。

就聽吳三桂道:“你我皆漢兒,投夏王方能無憂。然若能立下大功再投夏王,呵呵...”

隨後一轉言:“勞煩舅父走一趟,那豪格不是快到寧遠了嗎,請舅父告訴他,我吳三桂不願臣服嬴賊,願舉城投降大清。”

祖大壽站起來,撫掌笑道:“長伯有此決斷,我心甚慰。”

他轉身緩緩走出去:“此間雖是兇險,但若能保祖家、吳家長遠,性命皆可拋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