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瓖此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但在原本歷史,這個人也是個有名有姓的——三姓家奴。
姜家世代皆明將,明廷對其優容尤甚。到姜瓖這一代,他自己是鎮朔將軍大同總兵,長兄姜讓是榆林總兵,弟弟姜瑄是陽和副總兵。可謂是滿門大將。
然而滿門大將、明廷優容尤甚的姜家,在明廷陸沉之際,不曾發一兵一卒勤王。
不但如此,在原本歷史,他不出一刀一槍投降李闖,復又叛降滿清,最後死於對滿清的叛亂之。
鄭九奉夏王嬴翌之命,清剿明廷殘餘、建立西北戰區,拿下宣府之後,立刻撲向大同。
姜瓖這個腦後反骨三寸長的齷齪貨立刻投降了。
不過正如他在原本歷史的下場一樣,最終死於鄭九之手。卻是這個反骨仔自以為投降之後應該獲得更大的權力,對此有極高的訴求,但鄭九卻要整編、打散他的軍隊,奪取他的本錢,還要把他送到京師去當富家翁。於是他暗暗籌謀,欲在宴席之斬殺鄭九,卻不知鄭九小超人一般,將其反殺。
這一番,鄭九亦附書請罪,只道是小覷了賊人,險些壞了嬴翌大事。
若非鄭九本身極強,親兵亦強橫,換個人說不得真要折在姜瓖手不可。
姜瓖此人,說他老謀深算非為不可。姜家在九邊重鎮多年,與地方勾結極深,地方士紳、豪商,多與其有牽連。形成一個巨大的利益絡。這也是明廷優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因為許多人為姜家說話,而明廷的皇帝不知裡,以為姜家如何如何忠誠。
卻不知這山陝大地,姜家罪惡罄竹難書。
鄭九在誅殺姜瓖之後,蒐羅出許多罪證。如勾連山陝豪商對外走私國家重要物資、出賣軍事情報,如勾結士紳巧取豪奪百姓土地,如欺壓兵卒剋扣軍餉,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其後來韃子所謂的八大皇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在裡面。
從這些罪惡之,延伸出許多完全可以推測得出的東西——如山陝為何是流賊的搖籃,為何屢剿不絕,這裡面的深層次的原因,與其息息相關。
高迎祥,山陝人。李自成,山陝人。張獻忠,山陝人。一大彪流賊,有名有姓的,大多都是山陝之人!
在這片大地,軍隊、士紳、豪商,全部勾結在一起,形成遮天的烏雲,加之天災連連,百姓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
百姓越是造反,這些人利益越大。他們貪婪無度的汲取血腥的甘甜,無視一切。
若說明廷不知,大概也不盡然。只是明廷無可奈何。
因為這片大地黑透頂了,沒辦法清洗。
但在嬴翌這裡,卻完全不是問題。前朝明廷要顧忌士紳,顧忌讀書人,顧忌軍隊,不敢動作。嬴翌恰恰相反,他是要以血和火,將這一切洗刷乾淨!
西北戰區的建立,外對韃靼,內洗汙濁。姜瓖既死,接下來這片地面計程車紳、豪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在軍隊清洗的目標之。即便將這片大地洗白,嬴翌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