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人禍。
而人禍往往跟天災相提並論,甚至更令人恐懼。
戰爭一旦爆發,殃及池魚之下。百姓流離,萬民失所。
堂邑臨近戰場,雖然曹孟德兵鋒凜冽勢如破竹,沒有把這場戰爭打成持久戰,並未對附近城縣造成劇烈影響。但戰爭的恐怖,如同瘟疫,不知多少百姓拖家帶口,含淚離開家園四處躲藏。
荀彧雖有王佐之才,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孟德進兵太快,他後面很難跟上。堂邑如今說是曹孟德的勢力範圍並沒錯,但卻還沒有真正納入曹孟德的治下。
至少在半年之內不太可能。
原本徐州任命的官員,早不知逃到哪裡去了。堂邑縣城的大多數豪強,也早不見了蹤影。同時至少有二三成百姓逃離了這座城池。剩下的在縣三老的主持下,勉強穩住,沒有發生暴亂。
趙昱帶著五百輕騎抵達堂邑的時候,已經是凌晨寅時中。
子醜寅卯,寅時對比現代時空,是凌晨三點到五點之間這兩個小時。因是初春,黎明還有一會兒。
遠遠望見城頭上,有一些百姓組織巡邏,些微幾個火把照耀著。
趙昱並不打攪,命令五百輕騎就地下馬,入林中休整。
天氣還很嚴寒,穿著精鋼甲冑的兵卒們,被凍得瑟瑟發抖。不過當兵吃糧,這些是必須要忍受的。相比於其他諸侯麾下計程車兵,在曹孟德麾下,無疑待遇是最好的。至少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
高產良種在這兩三年之中,遍及兗州。也正是因為高產良種的普及推廣,曹孟德軍中是不缺糧食的。也再不可能會出現原本歷史上,程昱以人肉作軍糧的事了。
為避免暴露行蹤,不能生火。趙昱看著這些兵卒個個嘴皮發青,不禁想到了棉花。
在這個時代,棉花實際上已經傳入神洲。但並未發掘出其真正的用途,多作為觀賞性的植物,紮根於富裕人家。而且這時代的棉花,可不是後世的棉花,產量完全跟不上。
人們的衣物,普遍是麻製品。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穿的起絲織品。
而麻製品的保暖效能不行。
冷的時候,穿十幾件麻衣,也抵不上一塊獸皮。有條件的百姓,冬天裡都穿皮製品。自制的。
於是趙昱又想到發展畜牧業的事了。
從棉花,到畜牧,就在這一瞬間,在趙昱心裡,紮下根。
棉花可以制棉衣,而畜牧業的壯大,不但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奶製品,還能提供足夠多的皮毛。
“回去跟孟德好生提一提。”
閃過這個念頭,趙昱緩緩盤坐,微微閉上了眼睛。
...
黎明微亮,卯時初,一群殘兵敗將垂頭喪氣,從遠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