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自記得原來的歷史,曹孟德是何等高看關羽,如何使盡手段拉攏,卻不可得。
而如今,卻不屑一顧了。
說來關羽並非庸將,雖遠不及原本歷史後世被神話過後的地位,卻也有統帥之才。在不曾改變過的歷史上,關羽獨坐荊州,據曹孟德,抗孫仲謀,以一己之力守住荊州不短時日。雖後戰敗被殺,非戰之罪,力所不及也。
然而現在終歸不被曹孟德看重了。
關羽之強,強在萬人敵,衝鋒陷陣,斬將奪旗。而於統帥一道,還算不得頂尖。而萬人敵,武藝高強者,如今在曹孟德這裡,便不怎麼吃香了。他更看重的,是指揮能力。
何況關羽的確傲慢,曹孟德不喜,也在情理之中。
至於張飛,雖也是膽大心細之輩,但其弱點比關羽還要明顯。易怒易躁之人,不是真正的統帥之才。
曹孟德言語之中,似乎這些人物,已在他掌中之中,趙昱對此並不覺得詫異。
廣陵城必破,他們能逃到哪裡去?作為徐州一角,廣陵南面長江,東面大海,北面西面皆被曹孟德堵住,除非跳海,還能有什麼能為?只要破了孫策水軍,他們便插翅難飛。
就算袁術得聞戰報,再派水軍,也已鞭長莫及。
趙昱道:“廣陵敵軍是甕中之鱉,不足道哉。然孫策、周瑜,孟德又有何想法?”
曹孟德斟酌片刻,笑道:“聽說孫策有霸王之勇,號稱小霸王。周瑜有督率之才,計謀軍略皆非常人。我倒是想把這兩人歸於帳下。”
“恐怕不易。”
趙昱笑道:“你兵鋒太過兇猛,想必周瑜、孫策家眷為避鋒芒皆去了江東。有家眷羈絆,他二人恐怕不會俯首。”
曹孟德失笑:“不俯首稱臣,殺之何妨?”
趙昱也笑了起來。
是啊,此戰過後,曹孟德坐擁三州之地,治下人口近千萬,怎麼也能搜刮些人才出來,不差這一二個。
“你三州在握,袁本初必定寢食難安。”趙昱道:“下一次大戰,不遠了。”
“就在一二年之內。”曹孟德心裡有數:“袁本初要放心大膽跟我打,公孫伯圭就必須要平定。我雖擔心他不管不顧,直接揮軍南下,但機率不是很大。”
說到這個,曹孟德話音一轉,道:“說到公孫伯圭,我倒是想起了廣陵城中的劉備。這劉備也是不當人子。若不是公孫伯圭,他劉玄德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如今公孫伯圭勢弱,他不去救援,陶恭祖一句話,他反倒來了。公孫伯圭使他鎮平原以威脅冀州側翼,他丟下平原就走,把公孫伯圭的戰略計劃當作兒戲,嘖嘖,這人啊...”
劉備此人,趙昱歷來是不大看得上眼的。為何他來到這個時空,不把劉備放在扶持的人選當中,不是沒有原因。
劉備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沒有超世之才,卻有堅忍不拔之志。這是他的優點。然而劉備這個人,從本質上看,是唯利益至上的一個人。誰對他有好處,他就敢毫不猶豫的投靠。等到看不到好處了,也會毫不猶豫的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