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地講,元子攸或許想殺爾朱榮,但爾朱榮現在確實不想殺元子攸,而且在他的內心裡,也從不認為元子攸這個從河陰之變時,就在自己的屠刀下瑟瑟發抖的青年皇帝,能有勇氣或能力對抗自己。
見親信們面色各異,爾朱榮復又問道:“昨日彗星從井陘上空劃過,這是什麼星象啊?可有人給本王解釋解釋?”
一聽這個,神棍劉靈助馬上就來勁了,他跳出來搶話道:“恭喜吾王,此乃除舊佈新之象,史書曾載,彗星過中臺星域,掃大角,秦國因之而亡。”
聽了這話,再笨的人也知道了,太原王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星象,而是讓眾人說點他愛聽的,嗯,關於勸進的那種話。
太原王府郎中李顯和連忙說道:“吾王去鄴城,哪能沒有九錫之禮?豈能讓吾王自己所要呢?當今天子真是不識趣。”
騎軍都督劉貴也不甘落後,錘了錘胸膛道:“要俺說,今年都可以讓那些黃門、秘書監去寫禪讓文了,何止是九錫呢?”
“臣聽人們說幷州城上有紫氣,不愁不應驗在天柱身上。”
高歡的恭維話,說的就稍微有文化了一點,顯然這幾年往河北漢閥的圈子裡擠,沒少喝墨水。
爾朱榮大概給親信們統一了一下思想,等他從太原王變成皇帝的那一天,手下這些人自然都是從龍功臣,好處都是少不了的。
客套話說完了,親衛都督賀拔允問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此去鄴城,不知太原王如何為之?”
爾朱榮志得意滿,稍稍給親信透露了一下自己的計劃。
“自是炫耀我軍軍威,以恐嚇河北漢閥,若皇帝肯給本王加九錫,那便還容得他做幾天皇帝,若是不肯,那便換個人來當皇帝,再把都城從鄴城遷回平城。”
遷都鄴城,本就是邙山之戰時政治妥協的結果,若有反覆也實在情理之中,畢竟今時不同往日,幽州、河東、山東的叛亂都已經平定,爾朱榮再無後顧之憂,也不需要向朝廷妥協什麼了。
俗話說倉稟足而知禮節,吃飽了飯,不需要四處打仗,爾朱榮才琢磨起了更進一步的事情。
內部的相對穩定,正是爾朱榮敢於向皇帝索要九錫的事情。
這個步驟大家都懂,加了九錫然後就是什麼冕十旒,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等等一套的篡位流程。
這玩意曹家、司馬家等等,都玩的很溜了,程式都是固定化的。
“不知何人入了太原王的眼,可立為天子?”
爾朱榮神秘一笑,搖搖頭沒有回答。
事實上,爾朱榮的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答案,也就是他的女婿,也是元子攸庶長兄元子直的兒子,陳留王元寬。
輩分就不需要糾結了,爾朱榮的大女兒嫁了元子攸,小女兒嫁了元寬,按理說都是女婿,但這兩個姑爺其實還是叔侄輩...反正當世的風氣就是這麼開放。
這其中關節,還在於爾朱榮的大女兒爾朱英娥能不能生出皇子,若是皇子那自然優先立自己的孫子當皇帝。
若是沒生出皇子,那邊退而求次,立自己的另一個女婿陳留王元寬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