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琅琊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五章 琅琊王 (2 / 2)

王謝恆蕭這些頂級門閥,固然不在乎錢,也看不起商人,但是族中負責經營的子弟,卻絕非等閒之輩,在這個時代,也是頂尖的商業人才。

可王富現在卻面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困境,手下告訴他,蜀錦的貿易價格正在迅速貶值。

原因並非是今年蜀地的酷旱,傳導效應並沒有這麼快,現在王氏手上用於貿易的蜀錦都是去年、前年儲存下來的貨物。

根本原因在於,東魏今年的蜀錦需求是不變的,但供給量卻大大增加了,甚至東魏市面上的蜀錦賣的比從南梁進口還便宜,直接導致了蜀錦價格的下降。

這其中,自然是西魏搞的鬼。

雖然東西魏之間沒有官方貿易,但是隔著一條黃河,延綿上千裡的防線,想要走私點什麼,那可真是再簡單不過了。

尤其是在其中的某一方,甚至兩方都心照不宣的情況下。

廉價到彷彿是在沖銷量的蜀錦,對於西魏來講,完全是在做賠本買賣,而且是腰斬價那種。

這種送上門來的好事,不僅東魏的漢人門閥們興奮地要發瘋,揮舞著銅錢瘋狂購買,就連各地的軍頭將領,也都加大了喝兵血的力度,用攢下來的錢買蜀錦大賺一筆。

故此,蜀錦的價格已經跌到了低於往年成本價的地步。

這還不算完,隨著最新的訊息傳來,西魏漢中邊境戒嚴,徹底斷絕了與南梁的涼馬—蜀錦貿易,南梁的蜀錦出口物件只剩下了東魏。

呃...定然會有聰明人問,能不能自產自銷,或者囤積起來再等兩年賣?

首先,自產自銷是不可能的,蜀地加起來好幾十萬百姓從事蜀錦相關行業,生產量就已經決定了蜀錦這種附加值極高的奢侈品,不像是尋常布匹,可以在南梁的經濟體系內做到自我迴圈。

其次,囤積起來再賣,不是不可以,問題在於,商業行為是有庫存週期的,蜀錦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因蟲蛀、潮溼等原因自然磨損,降低商品價值。

且從事蜀錦貿易的商人的實力並不相同,王謝恆蕭這些頂級門閥能扛得住很久,可南梁的中小商人們是扛不住的,蜀錦賣不出去,沒有貨款入賬,他們就要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現在南梁面臨的情況就是,與西魏的貿易已經斷絕,失去了出口西魏、西域的蜀錦渠道。

同時,與東魏的蜀錦貿易,由於西魏向東魏賠本輸出了大量腰斬價的蜀錦,現在蜀錦銷售是虧本的。

至於西魏看起來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虧不虧呢?

肯定是不虧的,從昭武三年以後,購買蜀錦用的都是祁山鑄幣廠瘋狂加班加點,造出來的南梁鐵五銖錢,價值跟廁紙差不多。

兩年內,西魏囤積了不知道多少倉庫的蜀錦,現在清倉甩賣,也不會賠什麼,卻可以極大地打擊蜀地的經濟,算盤是打的劈啪作響。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