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令他扎心的事情還不止於此,寒山兵敗後,勢單力孤的宇文泰和侯景又是被陳慶之攆著一路南逃。
跑到了壽春,軍糧吃光,守軍不讓進城也不給補給,宇文泰和侯景頓時惡向膽邊生。
打不過陳慶之,我還打不過你嗎?
兩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率領餓的眼睛都綠了的兩萬多士卒攻入壽春,大肆劫掠一番,然後就在壽春就地安頓了下來。
臨了,幹完事還得立個牌坊,王偉又一次擔任了使者的任務,來建康向蕭衍訴苦,表示他們確實是被逼無奈。
面對既成事實,蕭菩薩妥協了,把壽春劃給了他們作為駐地。
這回還真不是蕭菩薩心善,而是他打算將宇文泰和侯景作為屏藩,替自己抵擋北面的壓力。
事情到這裡,還沒完。
北魏在佔領了彭城、懸瓠兩座淮南重鎮後,發來了和談的請求,前提是先殺了宇文泰和侯景。
元冠受的小作文也寫的很清楚,洋洋灑灑又寫了一千多字,除了客套話,核心觀點也很明確。
“朕聽說宇文泰和侯景在彭城戰敗,又擅自佔領了壽陽,您老人家不追究他們的責任,反而又予以接納。但惡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當年呂布殺丁原,董卓也覺得呂布不會背叛自己。劉牢之背叛王恭,晉朝也覺得他不會再背叛自己。
這裡的道理就在於,狼子野心永遠不會被馴服,擇人而噬的猛虎也不可能吃了塊肉就停下。當年宇文泰和侯景都是高歡封賞的重臣,如今高歡墳頭的土還沒幹,兩人就投降梁國了。您老人家接納這兩人,無非就是想拿他們來對付我,就像是西漢收容胡人來討伐匈奴一樣。
但是,他們如今喪失了山東之地,寄居在您老人家的城池裡,還指望他們能鹹魚翻身,來反攻我,怎麼可能呢?您好好想想吧,切莫糊塗了。”
收了宇文泰和侯景新一輪賄賂的朱異,這時候又跳出來發表了反對意見。
朱異認為,北魏現在佔據優勢卻要和談,無非就是反間計,他們根本不想和談,為的就是借刀殺人讓我們殺掉宇文泰和侯景,或者產生猜忌逼二人謀反,如果同意和談,那才是中計了。
蕭衍認為朱異的話非常有道理,而且北伐失敗讓他很沒面子,於是,蕭衍不僅拒絕了元冠受的和談要求,還親自寫了一封回信大罵元冠受痴心妄想,他能打到地老天荒。
元冠受沒有回信,而是派柱國蔡佑、淮北道總管長孫儉,率軍五萬將樊城包圍的水洩不通,用實際行動回應了蕭菩薩。
自此以後,北魏和南梁的長期邊境戰爭拉開了序幕。
鑑於本國部隊戰鬥力的低下,蕭衍對宇文泰和侯景愈發看重了起來,無論是他們要青布萬匹縫製軍袍,還是請求將石頭城冶鐵廠的工匠調到壽春讓他們自行鑄造武器,或者是需要大量的糧食作為軍糧,蕭衍都一一準許。
自覺安排好了所有事情的蕭菩薩,帶著鬱悶的心情又迴歸了修佛大業,將邊境的所有事情都交給了朱異處理。
在壽春城裡,宇文泰和侯景厲兵秣馬,縫製軍袍、打造軍械、積蓄糧草、操練士卒,將兩萬多能征慣戰計程車卒計程車氣,從連續潰敗中拉了回來,並且開始了他們的鳩佔鵲巢計劃。
計劃的第一步,就是給南梁挑個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