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且前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且前行 (2 / 2)

李苗微微笑道:“至尊可是在說幽州?”

“子宣懂朕。”

李苗夾了一筷子的蘑菇,扔在湯鍋裡,看著蘑菇沉沉浮浮在清湯上,煙火繚繞間,淡然說道:“食不爛,多燉一會兒就好了,急不得。”

陳慶之亦說道:“至尊,韓陵之後,便有些急切了。”

元冠受一怔,自嘲似地笑了笑,好像確實如此,自己現在太心急了。

隔著冉冉升起的白霧,元冠受伸出手,遮在眼前,打量著西行寺這處廂房熟悉的佈置,彷彿穿越了時空。

一切都沒變,一切都變了。

“時光易逝,朕不知道,還有多少年可以等下去,每每覺得時不我待,便有些心急。”

李苗轉身從枕下掏出一份泛黃的文書,遞給元冠受,示意他拆開看看。

元冠受拆開封皮,是一份看起來很普通的上奏公文,用的還是宣武帝時代的信紙。

上書三個大字——《平梁策》。

這份文書,他當年是看過謄寫的副本的,曾讚歎其戰略眼光,也正是如此,其實他與李苗未見面之前便神交已久。

“平梁第一要務,在於取巴蜀,截荊襄,大江上游在手,則建康揚帆可定,不足慮也。”

李苗悠然說道:“至尊,宇文泰、侯景,這兩個野心勃勃之徒,是驅虎吞狼的好材料。打山東,爭地不爭人,要放他們去梁國,如此一來,不出幾年這兩人定會作亂,淮南一亂,梁國只剩長江天塹。

而所謂天塹,要破解,便是先攻襄樊二城,以南陽盆地驅大兵,困江陵,得江陵則巴東必降。如此一來,操練水軍,以待時日,三吳之地便是囊中物也。

至於范陽殘賊,窮途末路,不足懼。遣一大將威震北地,待柔然勢弱,與突厥聯兵收取幽州和六鎮便可。

另外,突厥人佔據草原,定不能為我等所用,到時兩國交惡,需先綢繆。六鎮之地,不可讓與突厥,要作為北疆防線。

不過要切記,總管之制,不可久行。一旦天下一統,地方官長不能財權、兵權、人權盡在其手,尤其是北疆。”

李苗將青菜沾了些胡麻醬,就著米飯嚥了下去,看著未下完的棋局,目光微動。

“天下如棋局,臣陪主公下完了大半場,這收官,得主公自己來了。”

李苗換了個稱呼,元冠受沉默不語。

“子宣...”

“主公何必做此小女兒態?二十年來,天下英雄非有出主公之右者,何也?”

李苗放下筷子,鄭重其事地說道:“主公自己或許當局者迷,看不明白,我等臣下還不明白嗎?”

“主公識人知人信人,不以門第為論,揀拔文臣如臣苗、蘇綽於州郡小官而至三省。敵國高官如陳慶之、祖𣈶之,亦能心悅折服甘為主公效力。武將如韋孝寬、羊侃、蔡佑、彭樂,皆當世良將,主公能令其陷陣無悔。

為眾人之主,非要才能勝於眾人,而在於用能人,辦能事,信能臣。幾乎所有臣子,一經投效,主公從無所疑,此等肚量氣魄,敢問自晉末以來幾人能敵?天下不歸此英雄,還能歸誰呢。

主公勿慮,且前行!”

..................

“昭武十四年,柱國、涪國公、侍中李苗乞骸骨歸鄉,帝賜蟒袍玉帶,書‘謀士當國’以彰其謀國之功。李苗及至蜀,未幾月,薨於桑梓。

帝形容本壯,聞信哀之,淚不能止,以至於形銷骨立,旨輟朝七日,帝嘗與後言‘今日始知劉備失法正,所謂肝膽欲裂矣’。

復朝,贈苗上柱國、蜀王、太師,諡文正,極盡哀榮。

——《魏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