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以北的州郡,都是如此?”
羊侃肯定地點了點頭,道:“繩州、潼州、黎州、南梁州、巴州,皆是如此。”
“拿地圖來。”
元冠受認真端詳著巴蜀地圖,在羊侃的指點下,漸漸對現在巴蜀的局勢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
巴蜀分為三個地理區域,即北面漢水、涪水、洛水(非洛陽的洛水)等偏西北—東南走向的河流構成的平原丘陵地帶,這裡是巴蜀的核心區域,也是人口城池稠密之地。
再往南,則是戎州、瀘州等地,那裡是南蠻聚居之地,而更南方的寧州(後世雲南地域)則更為人煙稀少,屬於羈縻性質的管轄,全靠當地土司自行管理。
而東面,則是萬州、幷州、鄰州、信州構成的巴東地區,也就是後世的重慶地域,那裡是聯結巴蜀和荊襄的樞紐所在。
說來好笑,元冠受手裡的這份地圖,比南梁官府手中的還要詳細準確。
畢竟南梁官府手裡的地圖還是南齊時代繪製的,很多地方也不甚用心,有些山脈河流甚至當做水墨畫來畫,信手勾勒,美則美矣,實用價值約等於零。
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元冠受勢力對於巴蜀的滲透不是一年兩年,而是早在五年前,就隨著涼馬—蜀錦貿易的展開而不斷深入。
坐樁、諜子、暗探,遍佈巴蜀社會的各個階層,在金錢開道下,還有不少進入了官府和軍隊系統,成為了小吏和基層軍官。
看著地圖,元冠受回想起了離開長安之前,他分別詢問幾位重臣的一個問題——若是兩河和巴蜀同時出現機會,選擇攻取哪個地方?
李苗、蘇綽、陳慶之,這些人不約而同地告訴了他相同的答案:巴蜀。
理由非常簡單,秦朝和漢朝,都是據有巴蜀、關隴而後東出奪取天下。而據有北方的勢力,如曹魏、前秦、北魏等等,都無法統一天下。
這背後有一個深層次的戰略問題,就是從北向南打,必須要突破長江,而南方的政權通常擁有無可匹敵的水軍優勢。
這種兵種優勢是天生的,南人擅舟楫,北人擅鞍馬。
如何破解南方政權的水軍優勢?最靠譜的辦法,就是佔領長江的上游,也就是巴蜀地區。
佔領了巴蜀就可以順江而下,南方政權所守衛的重鎮,如襄陽、合肥、彭城這些長江以北的名城,就都失去了防禦的作用。
也就是說,按目前的歷史記錄來看,同時佔據了關隴和巴蜀的政權,統一天下的機率相當之大。
當然了,重臣們不知道,其實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在隨後的百年裡,還會有隋、唐兩個大一統王朝,也是按這個模板統一的天下。
據有關隴、巴蜀,兵出河南,攻取兩河、山東,隨後揮師南下,三路過江,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