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二百一十章 開太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一十章 開太平 (1 / 2)

隨後元冠受在模板裡挑了一個看起來最規矩的,昭武五銖的樣式既然定了下來,那接下來,就是後續工作的討論了。

可別以為發行貨幣就是印錢就完事了,這裡面的關鍵根本不在於錢是什麼樣的,而在於後續的一大串相關流程。

比如,新錢和舊錢如何置換,令百姓滿意地上繳舊錢?又比如新錢的含銅量要確定為多少,如果少了,就會造成貨幣流通性天然不足,如果多了,又會造成民間惜錢儲存而不用。

還有西魏境內的銅礦,每年的年產量是多少?能不能滿足貨幣發行的需求?

這些都是今天滄池關於昭武五銖這個財政議題的重要討論內容,文官們在心裡多少也是做了些預案的,沒有哪個重臣是抱著蹭皇帝飯的想法來進宮赴宴。

“昭武五銖的含銅量,跟此前大魏制錢的一致就可以,一比一兌換,回收的舊錢重新熔鑄成新錢,其中的折損,鑄幣廠做一個記錄就可以,不需要糾結,朕曉得你們做事的困難。”

群臣們紛紛點頭,皇帝的意思很清楚,放心大膽的去做,不用擔心細枝末節上被追責。

鑄幣這種工作,非常敏感,舊錢換新錢後,回收的舊錢要重鑄,重鑄就有折損,這部分折損可都是熟銅,能直接造錢用的,去了哪裡,誰都說不清楚。

有一些折損,確實是重鑄過程中的必要損耗,但有一些,就是被貪墨掉了。

就這種講不清的細節是最容易被政敵攻訐的,既然皇帝事先把話講清楚了,那大臣們也就明白怎麼辦了,必要的折損可以有,記錄清楚就好,不會再有人借這個由頭來搞事情。

“至尊,那今年是要把銅錢都替換完成,還是?”

度支部尚書蘇湛有些小心翼翼地問道,他看了看皇帝的神色,似乎沒有太過急迫的意思。

元冠受將雙手放在暖爐上烤著熱氣,淡淡地說道:“為政不可操之過急,上邊一聲吩咐,下邊就得跑斷腿,鑄幣發幣都是關係民生的大事,著什麼急,朕又不是隻當一年的皇帝。”

見這話把大臣們嚇到了,都不敢出聲,元冠受笑了笑,道:“不用急,時間很多,慢慢做就是了,先從長安周邊開始兌換,或三年,或五年,就這麼大的地方,不愁做不完。千萬不能因為官府著急,去地方上搞攤派或者強收銅錢,那豈不是事與願違了?”

中書令蘇綽頷首道:“至尊所言極是,施政目的都是好的,但一到了地方基層,就會產生不可避免的偏頗,有些倒非是中樞的意思,而是出於急於求成或為了一己私利,對生民反而造成禍害。”

蘇綽講的很有道理,政策這東西,從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很多在中樞設計好的利國利民的政策,到了下頭執行層面,就全變味了,這種問題很難避免,因為基層組織的執行缺乏必要的監督。

如果進行監督,那又面臨著兩個套娃式的問題,監督基層的人靠誰監督?監督工作的費用從哪出?

嗯...後世的明代有一個很經典的監督問題,科道監督各部官員,錦衣衛暗中監督科道官員,東廠監督錦衣衛,西廠監督東廠。

如此往復,無窮盡也。

而且每設定一層監督機構,人力、財力的損耗都是指數上升的。

以南北朝時期的生產力條件和通訊條件,想要讓政策不變味,那就只有一個笨方法,慢慢來。

這個月落實一個郡的貨幣兌換,下個月落實另一個郡的,直到全國境內的所有道、郡都落實完畢,急是急不得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