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胡剛想說“可召集隴西部落聯軍與魏軍野戰”,可話到嘴邊,看著目光炯炯的莫折天生,他把話嚥了回去。
莫折天生什麼都知道,這位在西北號稱“魔神”的豪傑,還需要他來提醒嗎。
說句不好聽的,偽秦政權名義上的皇帝,也就是莫折天生的哥哥莫折念生,都是他這個弟弟莫折天生給扶上去,莫折天生在西北部落中素有兇名,他才是偽秦軍的靈魂人物。
卜胡回營,莫折天生就猜到了定是魏軍勢大,一旦在關西地區魏軍的主力禁軍增援到達,隴西的部落聯軍再也不會像以前團結一心討伐元志那樣了。
相反,正因為沒有了魏軍主力抵達的陰影,前段時間隴西的部落聯軍才會在陳倉城下耐得住性子,實際上這也意味著偽秦陣營的部落聯軍內部將會更加缺乏凝聚力。
當一個可以努力打敗的敵人出現在面前時,部落頭人們會團結一心,當一個眼看著就不可能打敗的敵人出現在面前時,大家只會想著先跑回部落裡,讓其他部落當炮灰。
大不了,等風頭過了,給朝廷獻上降書,還是可以照舊當草頭王。
怎麼說呢,大魏又不會真的把人趕盡殺絕,以前叛亂——招安的往復迴圈,都是這麼玩的。年景不好了,官吏刮地皮太厲害了,都可以成為叛亂的理由,一場起義過後,一茬子官員卸任了,繼續週而復始。
正是因為莫折天生什麼都猜到了,他才會在看到卜胡進來的時候,嘆了口氣。
如今關隴可以稱得上是群雄割據,可這些部落頭人鼠目寸光,為了爭奪地盤、奴隸、財帛,不會有人再想著出兵攻向長安了。
說起來以前這些部落派兵襄助率先起事的莫折念生對抗魏軍,一方面是出於想著撈點好處,一方面也是出於對魏軍的恐懼。
如今雖然打敗了關隴的魏軍主力,可等洛陽禁軍主力入關中的訊息傳遍開來,這些部落頭人必定會想著撤回隴西,把兵力召回聚居地,死守隴口便是了嘛,魏軍又打不過來。
到那時候,偽秦這棵大樹樹倒了,猢猻自然散去,都自顧不暇了。
實際上,一旦下了撤軍的命令,隴西的部落聯軍聞到了危險的氣味,用不了多久,陳倉大營這二十萬部落民,最後只會剩下莫折部落的人了。說到底,利益還是凌駕於道義之上的。
所以莫折天生陷入了猶豫的抉擇,撤,是一定要撤的,不然再待些時日,就被魏軍包餃子了。
可一旦下了撤退的命令,隴西部落聯軍不是官軍,他們可沒什麼紀律軍法,是純粹的利益結合體,到時候爭相逃命,都想逃過隴口就安全了。
現在還是個整體,進軍容易撤軍難,真一起撤,都不用魏軍來打,自己就把自己給撤退垮了。
卜胡咬了咬牙,嗡著嗓門勸道:“主人,不如暫不聲張,明日便藉口前去五丈原偵查,把咱們部落的兵馬都往隴口撤?剩下的那些蠢貨,管他死活呢。”
莫折天生正在天人交戰,聽到卜胡這麼一說,反而下了決心,他帶莫折部跑了,就算退回了隴口,皇兄的大秦政權也算完蛋了。
他霍然起身,喝令道。
“明日撤軍,先不回隴口,直接往渭北與高平王匯合,我莫折部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