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姬定說得那個理由,其實還不足以令楚威王甘願讓魏國白白佔著便宜,你自己也說將秦國耗死在巴蜀,可能性非常小,如果雙方只是小規模交戰,魏國白白撿大便宜,我楚威王什麼時候成了大善人。
姬定回答道:“我的戰略構想,就是制止大國兼併小國,以支援小國,來削弱中原諸侯的國力。”
這番言論,並未讓人眼前一亮。
楚威王問道:“此話從何說起?”
姬定道:“臣的這個戰略構想,主要是來自於秦楚制度之別。”
楚威王疑惑道:“制度之別?”
“是的。”
姬定點點頭,又道:“關於秦國的制度,相信大王與二位都非常清楚,商鞅為他們制定出一套非常嚴謹的制度,秦君的政令是層層下達,每個秦國士兵都非常清楚自己任務,這讓秦國具備極強的統一性,組織性,而這恰恰是我們楚國不具備的。”
楚威王聽得十分不開心,也不服氣,哼道:“是嗎?”
姬定笑道:“是與不是,大王應該比臣清楚才是。”
楚威王瞪他一眼,你小子又開始了是吧。
氣氛也變得有些詭異。
高固、昭陽不禁神色也變了變,斜目謹慎地看著姬定。
這個差別其實非常明顯的,而願意就在於秦國變法非常徹底,而楚國的變法,卻只是曇花一現,雖然如今吳起變法還在發揮著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再往回走。
貴族的勢力開始反撲。
這麼明顯的差距,是不是改了,就能夠改善,可若是要改,那就還是得繼續吳起變法。
這與你之前說得可不一樣啊!
之前姬定表示堅決擁護貴族。
姬定兀自保持淡定,解釋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秦國有秦國的優勢,我們亦有我們的優勢,就看誰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我們楚國的優勢,是疆域廣袤,物產豐饒,人才濟濟,且每個地方,都具備獨自作戰的能力,只要發揮出貴族的優勢,那我們在區域性上,是佔優勢的。”
高固稍稍點了下頭。
秦國是以中央命令為主,自上而下,而楚國是貴族組成的,楚國內部就有很多封國,他們可都擁有大片的封地,自己就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可謂是有錢、有糧、有兵,不需要事事都先請示中央,如昭氏、屈氏、景氏三大家族,他們的封地若是遭受到襲擊,直接就可以率兵反擊,不需要依託中央。
這種制度在遇到突發情況,以及兩地的區域性戰爭,是佔有優勢的,如今可沒有電話啊。
姬定又道:“基於兩種制度的不同,可以得出的結論就是,如果打國戰,也就是說雙方傾國之力去交戰,勝敗不敢說,這關乎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秦國肯定是佔有一定的優勢,因為秦國的組織性是要勝於我們,軍隊規模越大,我們就越吃虧。
可若打區域性戰役,我們的制度就是佔優勢的,同時我們縱橫東西的廣袤的疆域,能讓我們從多地發起多場區域性戰爭。
故此我們儘量要將戰爭化整為零,在各個地方發起小規模戰爭,如此一來,我們的優勢,將會體現的淋漓盡致。”
楚威王道:“將戰爭化整為零?”
姬定道:“就拿巴蜀來說,假設秦軍進入巴蜀,與我們在巴蜀交戰,可以肯定的是,秦國肯定不會傾國之力在巴蜀與我們決戰,這就是對我們有利的戰爭。
又比如說宋國、中山國、鄭國,等小國,不管哪個大國想要吞併這些小國,我們都將出兵支援,屆時我們就可以以少量兵馬,配合小國的軍隊,與對方僵持,不求擊敗他們,但求不讓他們吞併。”
昭陽皺眉道:“雖然這化整為零,能夠避免一些劣勢,但是這樣也難讓我們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同時我們也需要消耗與對方同樣的財力、人力、物力,甚至可能比他們更多。”
姬定點點頭道:“關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冒昧問一句,如今這局勢,如何又能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昭陽挑眉瞧向姬定,但沒有做聲。
他要知道就好了。
如今局勢異常複雜,決定的勝利,幾乎是看不到。
姬定道:“兩隻老虎決鬥,是可以立刻分出勝負的,但如果是七隻老虎,那就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在這情況下,若想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首先就要壯大自己,同時又要不斷消耗對方,如此才有機會取得決定的勝利,而當下局勢是不具備這個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