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和猴子牽著白馬走向莊園,剛到農田附近便有農夫迎了上來,看起來這裡的人都非常好客。
“貧僧三藏,自東土大唐而來,前往西天求取真經,今日路過貴地,眼看天色已晚,不知可否借宿一宿,我師徒感激不盡!”三藏主動道明來意,倒是很有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而他這套開場白倒是沒什麼變化。
猴子現在不像以前那麼跳脫了,老老實實的站在三藏身後,他低著頭牽著馬,晃眼一看只當是個牽馬的隨從。
“長老請隨我來,這便帶你們去見主母。”農夫客氣的說道,一句話倒是透露了很多資訊。
三藏默默跟在農夫身後,他從剛才那句話猜測,這莊子應該是屬於某家人的,這些勞作的農夫都只是下人,似乎這裡的主人還是一位老婦人。
很快三藏就被領到了莊子門口,此時還有年輕的莊丁侍女出現,有莊丁牽過白馬去喂草料,年輕的侍女繼續領著三藏和猴子往莊內走去。
入了莊園三藏更覺這莊子極大,而且這一路上已經看到不少人,估摸著整個莊園也有兩三百人的規模。
在穿過了幾進院落後,三藏和猴子終於被帶到了一個巨大廳堂前,這裡迴廊相連雕樑畫棟,雖然沒有宮殿那般雄偉,但勝在雅緻也別有一番景緻。
這一看就是真正的大戶人家,書香底蘊錢財什麼的也不缺,只是三藏也好奇,這樣的人家為什麼會將莊園建在這樣的地方?
“聽說有大唐高僧到此?老婦人有失遠迎,還請恕罪!”三藏剛至廳堂前,便聽堂中有一婦人嬌聲言道。
接著一個貌美婦人從廳堂走出,她穿一件織金官綠紵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系一條結綵鵝黃錦繡裙,下映著高底花鞋,雖是徐娘半老,也真是風韻猶存。
婦人顧盼生姿向著三藏走來,她笑臉相迎,忙著招呼三藏入內,舉止得體不覺讓人心生好感。
猴子倒是一直安安靜靜,始終不離三藏三步,他也上下打量了婦人,卻是看不出深淺,只能確定不是妖怪一流。
待到雙方相見禮畢,三藏被邀請進了廳堂,等三藏坐定,從屏風後走出一丫鬟,她手託黃金盤,上面擺著白玉盞,人還未至,茶香便已飄滿廳堂。
“速去準備齋席。”婦人又對丫鬟吩咐。
三藏禮貌的飲下小口香茶,只覺這茶水不僅香氣怡人,那味道更是甘甜回味,一口便唇齒留香,整個人都好似精神了。
將白玉盞放下,三藏啟手問道:“不知女菩薩高姓?貴地又是何處?”
婦人聞言笑著答道:“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小婦人孃家姓賈,夫家姓莫。家門不幸公姑早亡,與丈夫守承祖業,有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可惜我夫婦命中無子,只有兩個女兒,三年前又大不幸,喪了丈夫寡居至今。如今歲服已滿,空餘下這家業田產,如今母女三人無依無靠,本欲嫁他人又難捨這家業,今日正巧長老下降,我母女欲坐山招夫,長老你說這是不是緣分?”
這婦人越說越離譜,明明三藏只問她如何稱呼,她倒好什麼家底都交代了,最後更是直言不諱的表達了想要招婿三藏和猴子的想法。
三藏是聽得一愣一愣的,心中默唸著阿彌陀佛,猴子倒是忍不住噗嗤一笑,他也是第一次見有人直言想要招和尚為夫婿。
“咦,這位小長老也是生的俊朗,看起來很是壯實,我那兩個女兒正值芳華,又生的花容月貌,不如小長老將她們一併娶了如何?”婦人目光落在猴子身上,不僅沒有因為猴子長相而害怕,反而面露欣喜,直言要將兩個女兒都許給猴子。
猴子笑聲戛然而止,這算什麼事?怎麼就把自己扯進去了?女人這是猴子感興趣的嗎?
“呃......女菩薩,我們師徒二人一心只求前往西天求取真經,此心堅若磐石不會動搖,承蒙女菩薩讓我們在此借宿,實在感激不盡,明日一早我們便啟程繼續西行,這塵世富貴終究與我們無關。”三藏連忙說道,一番話也算表明了態度。
不過這婦人明顯還不死心,她只是笑了笑說道:“長老先別急著拒絕,你們還沒見過我那兩個花容月貌的女兒,想來長老師徒也累了,要不你們先去休息片刻,待齋宴備好再請兩位長老入席,我們再細談不遲。”
這婦人不僅不死心,而且還明顯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也不知道她是哪裡來的信心,好像堅信能讓三藏和猴子留下。
三藏此時也不好繼續說什麼,便在僕人的引領下與猴子離開了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