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知不斷前行,他甚至能感覺到那一個個徹底泯滅的英靈,死前還在朝著遠處的宮殿衝鋒,自己身旁彷彿有無數的英靈在咆哮。
但是隨著腦海中系統那無情的徹底泯滅,那些英靈連僅存的一點氣息也消散了,最後沈行知只感覺四周空蕩蕩的。
他們是人族歷史上最驍勇忠義的先烈,他們可以橫掃天下平定四海,令異族聞風喪膽,但他們卻全部戰死在這裡,甚至死後連輪迴的機會都沒有。
終於沈行知看到了宮殿上的匾額,那是幾個很古老的文字,但是他也能認得。
“東嶽大帝宮”
當沈行知出現在東嶽大帝宮前的時候,三藏與猴子還在黃風嶺中前行,不過現在三藏和猴子每日的行進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
在最開始的幾天裡,三藏就堅持按照基礎煉體術做完了全套流程,但那種身體極限的考驗,讓三藏差點吃不消,好在他意志堅定,在五六日後竟然完全適應了。
現在三藏也不再騎馬了,在山道上他都是一路小跑,累了就坐在路旁歇息,渴了就喝些山泉水。
“師傅,照這速度我們恐怕再有幾日就走出黃風嶺了,此去西天只怕時間也要縮短一半。”猴子牽著馬跟在三藏身後說著。
猴子與三藏的關係也是越來越融洽,他每日陪著三藏一起鍛鍊,兩人有時候還會聊些過往。原本兩人還有些貌合神離,但現在真有了幾分師徒的情分。
“悟空,你也不可懈怠,我見你這一路走來,既沒有打坐參悟,也沒有煉體修身,雖然你道行已有小成,但如此止步不前,終非正途。”三藏腳下步履輕盈,身體也是保持的四平八穩,一邊走著還能語氣平緩的與猴子說話。
猴子聞言不免也有些尷尬,他五百多年前就已經是太乙玄仙巔峰了,可這數百年過去道行是沒有絲毫變化,即便他被壓了五百年,心性也沒有什麼長進,到現在連大羅金仙的門檻都沒摸到。
“唉,師傅,不是俺老孫不想努力,你是不知道啊!大羅金仙可不是光靠努力就能修成的,那得時,命,運三者缺一不可。徒兒可能時機未到,也或者命中無緣,就是運氣欠缺也是鏡花水月,所以還不如每日逍遙自在。”猴子嘆了口氣說道。
大羅金仙誰不想啊?但就算是猴子這種機緣無數的異種,要成大羅金仙也是難上加難。
所以白思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異數,如果按照氣運理論來說的話,白思的氣運之濃烈,甚至要超過大部分上古金仙。
不過猴子雖然說的有理,但三藏卻不以為然,他腳下不停,語氣有些嚴厲的說道:“荒謬,為師一直覺得沈縣令有句話說的好,人助天助不如自助。你若自己不努力,那時機來了也不知,而若心生懈怠,就是命中該有的也會溜走,自己都不去爭取,又何談運氣?”
三藏這番話說的如當頭棒喝,猴子頓時楞在了原地,其實這句話早在沈行知放猴子出兩界山時就對他說過,不過當時他也就一聽,雖然覺得有理並沒往心裡去。
可三藏這番詳細的解釋,讓猴子大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師傅,徒兒知錯了。這番話縣令也曾對我說過,但我只是一聽,卻不如師傅這般明悟,從今往後我也要像師傅一般自律。”猴子說的很認真,就這麼一瞬間,曾經頑劣的猴子好像就長大了。
三藏見猴子如此懂事,也是心中大感寬慰。
此刻猴子自己都沒意識到,原本自己最大的缺陷,竟然在這個時候彌補上了。
當年猴子拜師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傳授無數法門,可猴子都是挑三揀四,說這不好那不好的,一心只求走捷徑得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