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三章 壬辰倭亂(六)宜寧之戰——日軍首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壬辰倭亂(六)宜寧之戰——日軍首敗 (1 / 3)

歷史上秀吉並不知道朝鮮對自己抗拒的態度,一直以來的作戰目標都是大明,直到在慶尚道和全羅道為義兵所亂之後才制定出了《八道國割》的策略,分派各個將領,分別對各國展開攻略。

這一世受到秀家的啟發,秀吉先一步對各個軍團作出了預桉,若是朝鮮對自己順從那十個軍團就全軍快速北上與明國在遼東決戰。

若是朝鮮對自己非常抗拒,則各個軍團分別對朝鮮八道進行攻取,鎮壓當地的義兵勢力,優先消化朝鮮的土地再對大名展開攻侵。

因此就在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進入朝鮮首都王京的時候,負責全羅道攻侵的第七兵團小早川隆景正和負責忠清道攻侵第五兵團蜂須賀家政,在與剛剛上岸的毛利輝元交流了一下情況之後便帶人往晉州去了。

晉州是慶尚道右兵營所在地,編制內還有5000府兵,周圍各城各有府兵200~300數額。

除此之外,在東南方不遠處的固城南側有著一個統營,這裡這裡常年駐紮有2000備倭兵,及前文提到的慶尚道右水營2000餘水兵,整個晉州周圍的總兵力過萬數。

備倭兵是朝鮮參照明制,以募兵制招募的職業士兵,裝備上可能比不上禁軍,但與監營兵相當,在戰鬥力上不遜禁軍。

前不久小西行長突破大邱,城內的3000監營兵潰散,其中有一部分人逃去了晉州城。

原來的晉州城牧使和原慶尚道右兵使早在日軍拿下大邱後不久就帶著細軟逃命去了,如今晉州城內文武官以判官金時敏為主為首。

別看這人掛著通判的職銜就瞧不起人家,人家可是高麗王朝將領金方慶的12世孫,自幼練習武術,並於1578年武科及第,被任命為訓練院主簿。

他看到了朝鮮軍隊極為不良的狀況。當時朝鮮二百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且朝廷重文輕武,導致了武器裝備非常差勁,軍紀極為混亂。

金時敏向國防最高部門兵曹判書上書,建議改革軍隊。然而,兵曹判書以如今是太平盛世為理由,斥責了金時敏。金時敏多次提議,皆被兵曹判書拒絕。

氣憤之下,金時敏當著兵曹判書的面,將自己的軍帽脫下並扔在地上踐踏,辭職歸鄉了。

1583年,女真酋長尼湯介侵犯朝鮮(尼湯介之亂),金時敏追隨鄭彥信,擊退了女真的進攻。此後,金時敏重新踏上了仕途。1591年,被任命為晉州判官。

你要記住,朝鮮中後期能戰勝女真的將領個頂個的都是牛人。

就這麼一個人物,任是在大危局之下,將晉州周圍的兵力進行了整合。

儘管晉州和周圍城市的府兵也出現了逃兵,但是在整合了固城備倭兵和大邱逃過來的監營兵後,其手中居然有了一隻7000人的武裝力量。

最重要的是,其中有3000餘人是監營兵和備倭兵精銳。因此小早川隆景和蜂須賀家政若是想要拿下晉州,恐怕並不容易。

晉州是慶尚道南部通往全羅道的重要路線,小早川隆景和蜂須賀家政想要掃蕩全羅道和慶尚道,最快的路線就是經過晉州進入全羅道,隨後自南向北進攻。

與之相對應的是,福島正則會根據計劃,跟隨小西行長的腳步進入忠清道之後,由北向南對忠清道和全羅道進行攻侵,最終兩邊會和在一起。

晉州南側的巨濟島和固城是慶尚道右水營駐紮地,拿下晉州之後可以與日本水軍裡應外合拿下朝鮮南部的水上反擊力量。

因此對於小早川隆隆景和蜂須賀家政來說,拿下晉州城對於自己的戰略目標至關重要。

因為攻略慶尚道是自己的目標,因此一開始

4月16日,兩軍和兵35800人自東來向西進軍,沿途金海、熊川、靈山、昌原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就被拿下。

隨後大軍在昌原兵分兩路,蜂須賀家政的第五兵團沿著洛東江、南將向西進軍,沿途拿下柒原、鹹安、宜寧,而小早川隆景沿著海岸線對鎮海、固城、泗川進攻,最後南北兩路合兵於晉州。

然而就是這一次分兵,產生了日軍自侵朝一來的第一次戰敗。

鹹安郡守柳崇仁是壬辰倭亂時候的朝鮮名將,因為跟隨金時敏抗倭有功,而在金誠一升任慶尚道巡查使之後接任慶尚道右兵使。

他利用手中僅有的300餘衙丁和府兵,再加上臨時徵辟的壯丁一共1000餘人在沿途利用地理設伏,給蜂須賀家政的第五兵團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這也給第五兵團的晉州之戰蒙上了一層陰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