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八十三章 壬辰倭亂(16)第一次平壤之戰(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三章 壬辰倭亂(16)第一次平壤之戰(下) (2 / 3)

隨即他當場對著來聯絡的朝鮮官員怒斥道“自古以來,安有大國為小國勞動許多兵馬,救濟急難於數三千里之外者乎?

而爾國將官,不此之思,皆落後不肯上陣,獨驅吾兵犯賊。且賊中多有善射者,說汝言語,穿爾等軍服,是何等意思?”

楊紹勳的話就差明著質問朝鮮是不是與日軍勾結坑害大明士兵了。

面對楊紹勳的質問,朝鮮使者只能承認有部分朝鮮人以身事賊,成為了跟在日本人屁股後面的朝奸。

聽到楊紹勳質問的李昖非常害怕,急忙派出官員去大明解釋。遼東巡按御史李時孳(zi)與遼東巡撫郝傑接受了朝鮮方面的辯解,並表示這可能的祖承訓想要推卸戰敗責任而對朝鮮的汙衊,讓朝鮮方面放寬心,大明不會怪罪。

然而雖然話是這麼說,也沒見大明那邊對祖承訓有什麼特別多懲處,很明顯此前朝鮮使者面對楊紹勳質問抖落出來的話起了作用,讓大明對朝鮮的疑心變重了。

退一萬步講,祖承訓和麾下明軍又分不清哪邊是朝鮮官軍,哪邊是日方朝鮮僕從軍,看到穿著朝鮮軍服,說著朝鮮話的人對自己動刀子,很容易認為是友軍背盟,因而從前方撤退也沒有做錯。

這麼看來,李時孳與郝傑對朝鮮官員說的話,更像是一種安撫,儘可能的拖延日軍入明的時間,等到大明騰出手來,就算朝鮮與日本方面聯手了,也能一起收拾了。

小西行長在平壤之戰之後,對明軍作出了一下的評價“熟雲明軍無勇?(此戰)勝負在天。今雖敗歸,其實甚勇難當雲。”

可見在平壤之敗後,明軍的戰鬥力給了小西行長很深的印象,讓他清楚的認識了對方的戰鬥力。

還記得出徵前秀吉對明國的評價嗎?

當日秀吉有言:“至於漢土,文弱成習,不能當我武必矣。”

然而事實是日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才堪堪擋住明軍的攻勢,這還是明軍陷入不利的情況下,日軍依舊不能拿下明軍。

後來其不止一次的詢問朝鮮嚮導,日軍是否能戰勝明軍,由此可見經過平壤之役對他的打擊很大,直接把他的自信打沒了。

恰逢此時,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赤派麾下馬三非前往明國朝貢。馬三非替努爾哈赤向石星稟告說努爾哈赤是忠勇好漢,麾下有旗本三四萬眾,步卒五萬餘人,可以提朝廷入朝“徵殺倭奴,報效朝廷。”

然而石星卻已經看出了努爾哈赤的野心,認為他別有所圖,因此沒有答應他的請求,勒令其不準出建州邊界。

很多人認為後金是在萬曆朝鮮之役之後,看到了明廷的虛弱才開始反明的。

其實努爾哈赤自萬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爾哈赤率領部眾去攻打尼堪外蘭,攻克圖倫城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征伐天下的步伐。

從其13副鎧甲起兵的時間點,也是萬曆十一年(1583年)其父、祖死於明軍征討王杲之子阿臺,進攻古勒城亂戰之後。

萬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爾哈赤向李岱駐守的兆佳城發動攻擊,取勝並生擒李岱。

萬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爾哈赤在對蘇克蘇滸部、董鄂部取得勝利之後,又劍指蘇克蘇滸部左鄰之哲陳部。

努爾哈赤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攻打哲陳部界凡城,但因對手準備充分,努爾哈赤無所斬獲。

四月,努爾哈赤再率綿甲兵五十、鐵甲兵三十徵哲陳部。敵軍雖眾,但畏於努爾哈赤一方之勇勐,士氣大衰,紛紛潰逃。努爾哈赤追至吉林崖,大獲全勝。

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攻克鵝爾渾,尼堪外蘭逃到明朝領地。努爾哈赤請求明邊吏押還尼堪外蘭,並將他處死。

萬曆十四年(1586年),在“建州老營”的廢址上建城,該城在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遷都遼陽後被稱為佛阿拉,即“舊老城”(今新賓縣永陵鎮二道村)。

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再攻哲陳部山寨,殺寨主阿爾太,又派額亦都攻打巴爾達城。隨後努爾哈赤領兵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至此,哲陳部完全被努爾哈赤吞併。

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蘇完部長索爾果、董鄂部長何和禮、雅爾古部長扈爾漢率三部軍民歸附努爾哈赤,使其聲勢大震。

換源app】

其後,努爾哈赤再戰兆佳城,斬城主寧古親章京。同年,努爾哈赤攻克完顏(王甲)城,消滅了建州女真的最後一個對手完顏部。經過5年的征戰,努爾哈赤相繼征服建州5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