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零散的日軍被殺,石田三成都不准許大名出去報復,想要以仁政感化這群百姓。
若是在義軍爆發的初期,石田三成不是這麼天真,日軍用雷霆手段鎮壓,或許義兵不會鬧的這面兇。
後來以加藤清正為首的大名發現了這個問題,不論石田三成如何抗議,甚至用告狀秀吉作為威脅都決定要用武力鎮壓義兵。
義兵,義兵,說白了收走了兵器從著裝看起來和普通百姓沒有區別。
你不去鎮壓,他們鬧得越來越兇,而你一旦去鎮壓了,石田三成便向秀吉告狀你欺壓朝鮮百姓引起民亂。
當然這不是說加藤清正等人做的對的,他們在鎮壓的時候可是下死手的,不僅鎮壓義兵,還鎮壓幫助義兵的村落和平民。
某種意義上來說,石田三成狀告他們欺壓殺戮朝鮮百姓並沒有錯,他們確實殺了很多幫助義兵的平頭百姓。
可是在那種局面下,以仁義緩和已經不可能見效了,義兵已經將多個日本集團分割,不動手就是死的情況下,誰還管得了這麼多?
站在加藤清正等人的立場上,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我為了關白的天下命都豁出去了,你個只會坐在後面動動嘴皮子滿嘴仁義道德假慈悲的傢伙,憑什麼告狀我們?你知道我們前線的真實情況嗎?
但是站在石田三成的角度來看,你們這群肌肉發達的無腦武士,就知道殺殺殺,現在這麼多義兵都是你們前面殺出來的仇恨,你們怎麼會懂得我們治理領地的苦惱?
這就是後來的武斷派與石田三成最大的矛盾,最終在秀吉死後引發了大坂騷亂。
而這一世秀吉又一次搞出了一樣的問題,在各地大名掃蕩清算諸道到一半的時候,秀吉連發多封敕命,言辭一封比一封嚴重,要求各大名約束自己的武士,不許隨意侵擾百姓。
最後甚至將淺野長政、石田三成等人派到了王京,就是為了監督各軍團長是不是嚴格貫徹執行了命令。
與朝鮮諸道義兵鬧得聲勢洶湧不同的是,朝鮮朝廷在邀明入倭作戰這事上的曖昧不堪。
在小西行長等人登入朝鮮初期,儘管朝鮮已經很清楚的知道了日軍的真正目標是自己和大名,但是依舊對大名發了一份毫無意義的諮文。
上面就寫道:倭寇在釜山鬧得很兇,其他什麼都沒說。潛臺詞就是:小意思,我自己處理,不勞大哥動手。
結果在小西行長等人一路高歌勐進,李昖等人棄守王京退到平壤之後,已經有來自朝鮮的大明商販把此事帶回給了離朝鮮最近的寬奠堡副總兵佟養正(女真人)。
他派人向義州官員黃進詢問情況,主動提出上奏朝廷並給予一定的支援。
但是黃進卻冷澹的拒絕了“吾王有甲20萬,不必勞煩天朝動刀戈。”
其實在李昖逃出王京的時候,柳成龍就建議其向大明求助,他當初確實派人或許快馬通知大明。
可是有朝鮮大臣認為:即便大明出兵,也一定是從遼東、廣寧派人過來,這些地方的人性情暴虐,與韃子並無區別。
眼下朝鮮8道已經有5道淪喪倭寇手中被蹂躪,萬一明軍來到朝鮮,難道剩下的3道也要被他們蹂躪嗎?若是那樣的話,我等朝鮮君臣又哪裡有立錐之處呢?——《再造藩邦志》
不得不說這些朝鮮官員對於明軍的兵員素質看得還是比較透徹的。
不過真正讓李昖追回信使的並不是這個理由,而是有人勸告李昖說“如今國土過半已經淪喪,明軍進入朝鮮之後勢必要以剩下三道為基礎反攻。
屆時三道兵權握在大明手中,收回5道的主力也是明軍,那麼您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屆時朝鮮八道都是大明的軍勢,需知請神容易送神難啊,恐怕到時候你會被召回北京成為一個富家翁吧。”
但是眼下李昖已經被趕到了義州,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了,甚至連廣寧鎮總兵楊紹勳都已經知道朝鮮王已經失去了大半國土,如今在義州避難,僅差一步就要避禍中原的訊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