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有一名裨將拉著鄭撥就想要撤退,被他怒斥道“男兒死耳,寧可走耶?我當為此城之鬼,其欲去者去!敢有復言者斬!”
鄭撥算是萬曆朝鮮戰爭歷史上,為數不多的有氣節與城同亡的官員。
受其氣勢感染,朝鮮士卒死戰不退在巷戰中給予了日軍很大的殺傷,雙方從20日落日戰至21日早上8時,釜山城為之一靜。
安靜的原因是戰鬥徹底的結束了,根據《吉野甚五左衛門覺書》記載,朝鮮很多民眾收留殘餘的兵卒,憤怒之下上面的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據記載,日軍殺死了釜山城內所有的男女和貓狗,一共砍下了3萬多顆頭顱,犯下了累累罪行。
釜山淪陷之後,如軍稍事休息便由五島純玄領著本部對邊上西大浦、多大浦進行攻擊,多大浦只是釜山下面的一個小鎮,守兵加上巡捕不過百餘人罷了,在日軍的攻殺下很快也全鎮被屠滅。
釜山的北面是東萊府,這裡是釜山的上級行政單位,東萊府使宋象賢在此駐守,麾下有300來人,他趕緊向北方求援。
慶尚道左兵使李珏聽聞有日軍渡海而來,他以為是尋常的倭寇,兵力不會太多,因此帶著數百步卒南下支援東萊城,又命令東萊邊上的梁山郡守從西面迎擊日軍。
梁山郡守奉命應戰被灰溜溜的打了回來,這才書信給在東萊的李珏說道“賊眾我寡,不可當也!”
李珏聽了梁山郡守的彙報才知道登陸的日軍不是小股倭寇,而是數萬日軍主力。
深感自己兵力不足的他隨便編了一個藉口對著東萊府使宋象賢說道“府君當守此城,吾輩在後繼援可也!”隨即灰溜溜的跑出了東萊府城。
23日上午,修整一日的日軍在小西行長的帶領下從釜山北上兵臨東萊城。
小西行長又如釜山城一樣詢問投降意願,被拒絕之後帥軍攻城,宋象像乃是一介文官,可是卻表現出了比武官李珏還要剛毅的氣節,他鼓勵士卒表示自己會與他們一同戰死在城上。
但是實力的絕對差距不是一點地利和士氣可以彌補的,僅僅是一個小時東萊城便被攻破,東萊別將洪允寬和宋象賢便先後戰死。
根據《日本史》的記錄,東萊城破之後軍民共陣亡3000餘人,而日軍則有100人陣亡,400人受傷,此次東萊之戰,日軍並未屠城。
戰後搜尋之時,日軍抓獲了前來支援的蔚山郡守李彥誠,小西行長讓他書信一封帶給朝鮮國王李昖,想要勸降朝鮮政府。
可是李彥誠被放走之後根本不敢回到朝廷,自此一去不復返再也沒有記錄,至於小西行長的書信想來也沒有帶給朝鮮國君。
東萊失陷的第二天,其東面的左水營、機張城內朝鮮守軍逃亡一空,駐守左水營的慶尚道左水使樸泓,駐守巨濟島的右水使元均,玉浦萬戶李雲龍(不要笑,就是這個名字)、永登浦萬戶禹致績等人都棄城而逃。
不久之後,左水使樸泓遇到了從東萊城逃跑的左兵使李珏,兩人退到了後方的彥陽城,但是不久之後聽到日軍再次北上的李珏又心生退意,他麾下的數千左營步軍自此崩潰。
失去了難兄難弟的樸泓沒有辦法,只能從彥陽再次後退到了慶州。
這人在朝鮮的官聲不錯,上面一直有人照著,不久之後退到了王京,後來根據考據明明和日軍沒有交戰的他,在朝鮮官方的記錄卻是抵禦日寇不敵才退走的。
後來被任命為左衛大將,參與了臨津江的防禦。接著和申吉、劉克良等人一起分兵在坡州作戰,但均敗北逃往平壤。
抵達平壤後,以逃避責任、違反軍紀的罪名受到了以司憲部為首的朝臣的彈劾。
同年6月平壤淪陷後,受當時在伊川的世子之命,護衛侍從世子進入成川,被任命為禹柄宇大將、義勇都大將。
此後,他前往平壤方向多次與倭寇交戰,但功績不大。1593年1月平壤被收復後,跟隨金明源從軍至坡州。但舊病復發,在返鄉治療時死亡。被兵曹參判追證。
整個壬辰倭亂前期朝鮮方面像樣的抵抗自東萊陷落之後便就此落下帷幕,小西行長與宗義智於25日率領第一軍團北上,卻在兵臨梁山城時候發現梁山守軍早已棄城而逃。
而作為當初朝鮮官方選定的後勤基地,梁山聚集了大量備倭準備的糧草、軍備,全部為日軍所得。
與此同時,作為第二軍團的加藤清正登陸朝鮮,在聽聞小西行長在富山犯下的駭人聽聞的屠城事件之後捶胸頓足。
他當然不是替朝鮮無辜民眾的死亡感到難過,而是他提前知道了秀家開出一個青壯年男人頭500文,女人300文,一個小孩800文懸賞。
城內這麼多人口,完全可以從秀家手中獲得1.5萬貫的財貨。
擔心小西行長再在前線濫殺【人形貨幣】的加藤清正不自主的加快了腳步,並提前派人通知在前面的小西行長刀下留情。
3月26日黑田長政第三兵團登岸,27日上午第四軍團所部18820人在花房正幸和豐臣秀貞的帶領下登陸釜山浦。
3月28日,失去島津義久的島津家,在島津義弘的帶領下對秀吉徵朝的命令不敢絲毫攜帶,其所部16500人相繼上岸。
之後的幾日,福島正則、宇喜多詮家、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包、立花宗茂、原田統增等人相繼登岸。
等到了4月15日,歷史上因為颱風影響的毛利輝元也率領2.3萬人登入朝鮮,這就使得在此次日軍先期登入的部隊總數達到了13萬8千餘人,此次徵朝的攻勢一定會比歷史上更加迅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