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第五兵團由蜂須賀家政7200為主,配合島津義弘7800人,毛利吉成1800人,以及島津豐久、伊東佑兵等1500人組成,總兵力為16500人。
第六兵團為福島正則4200人,長宗我部信親3000人,宇喜多詮家5100人,生駒親正2400人,加藤光泰1500人,總兵力為16200人。
第七兵團是以小早川隆景所領10800人,配合吉川元長3200人,立花宗茂3380人,原田統增(立花宗茂弟弟高橋統增)2010人,兵力合計19390人。
第八兵團為毛利輝元23000人。
第九兵團為豐臣秀次12000人,細川忠興3500人。(總大將,待命對馬島)
第十兵團豐臣秀勝4500人,石田三成2000人,增田長盛1000人,大谷吉繼1200人,淺野長政(淺野幸長陣代)3000人,總兵力11700。(待命壹岐島)
除了這些陸上部隊之外,還有九鬼嘉隆、脅坂安治、加藤嘉明、來島通總等人組成的朝鮮船手勢眾(派往朝鮮的水軍部隊)9450人。
【注:詳細的朝鮮地圖,壬辰倭亂、丁酉再亂日軍、明軍進兵路線圖,以及第一次萬曆朝鮮戰爭各大名出兵明細圖、各軍團編制圖、朝鮮八道預計石高資料都發在摳扣群裡了,請大家入群結合圖示閱讀。(圖片太大,發不上書友圈)】
以上是秀吉早就在出陣朝鮮半年之前就已經與黑田如水商議出來的部署明細,有所不同的是由於秀家的插入,原本被列為御後備眾和名護屋在陣眾的關東、奧羽大名被列為第三軍團出陣,原本的第三、第四、第五軍團依次後排。
另外這只是秀吉計劃的出陣部署,歷史上由於颱風的原因,導致部隊海運出現斷層,秀吉不得不書信給已經在前線的各軍團,重新編組為新的9個軍團征伐朝鮮。(詳細差別見群圖片)
將自己的軍勢排到第三軍團是秀家強烈要求的,黑田如水原本只打算將自己排在最後。
可是秀家去朝鮮是有任務的,是要去朝鮮燒、搶、擄的,去晚了人都被加藤清正他們殺光了,哪裡還有的人口去發展海參崴和蝦夷?
至於接下來秀家的第三兵團要怎麼走,那還用問嗎?自然是朝鮮哪裡富庶往哪裡走啦。
雖說秀吉給秀家安排的任務是對江原道和咸鏡道進行攻略,不過從慶尚道直接北上江原道可不是一個好主意。
朝鮮地圖西面多平原,東面多山地,江原道和慶尚道交界處更是有小白山脈阻隔,從慶尚道去江原的道路可不適合大軍行動。
歷史上日軍佔領時期朝鮮八道可徵收兵糧情況來看,慶尚道2,887,790石排名第一,全羅道2,269,379石排名第二,接下來是咸鏡道2,071,028石,平安道1,794,186石,忠清道987,514石,京畿道775,133石,黃海道728,867石,而江原道以402,289石排名墊底。
這是朝鮮八道徵糧情況的統計,由於咸鏡道對日軍比較和順,因此加藤清正在咸鏡道是依照4民6公的比例進行徵收的。
其他7國日軍基本上以3民7公的搶掠式的方式從民間徵收糧食,而且彼時京畿道、忠清道受到的殺戮最重,對其最後的徵糧資料可能有所影響。
總的來說朝鮮8道摺合石高大約在1850萬石左右。(明細資料見群)
從這份徵糧的資料可以看出,江原道佔了這麼大一塊地方,實際產量只有這麼一點,實際上是一片清苦之地。
就算秀家佔據整個江原道,能搶來的物資和人口也就那麼一點。
而整個朝鮮的精華全在東南地區!
依照秀吉的計劃,要在10日內將前三個軍團全部運輸至朝鮮,也就是秀家與最初的小西行長第一兵團之間間隔大約是10~15日。
根據計劃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在拿下慶尚道南部之後不作停留,直接斜插入忠清道,以最快的速度威脅朝鮮王京。
在他們的背後有著肥沃的全羅道沒有人去拿捏,直到最後小早川隆景的第六軍團登入才去掃蕩已經成為後方的全羅道。
對於秀家來說最好的收益莫過於趁此機會對全羅道進行攻略,搶掠人口販運至蝦夷。
可是在江原道沒有拿下之前,秀家沒有穩定的港口將人口運出去,就算在全羅道抓到了人,一路運到江原道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
而且江原道已經被秀吉安排給了第七兵團和第八兵團負責,秀家提前去打等於的染指別人的軍功,到時候反而惹惱了毛利和小早川。
所以儘管很眼饞富饒的全羅道,秀家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不敢去碰。
秀家記得很清楚,歷史上的朝鮮國王和朝鮮官員們,面對聲勢如虹的日軍,可是直接拋棄了王京北逃了。
王京的在糧食種植上雖然比不得全羅道,但是在商貿富庶上比之好太多了。
當然這一切也不是秀家的,因為忠清道和京畿道劫掠來的大部分財貨,都是屬於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的。
秀家所看重的是兩道的百姓,這裡的百姓較為富庶,相比較江原道、咸鏡道更加開化,讀書識字率高,很適合運送到關東來填充人口。
是的,秀家思來想去覺得將朝鮮人全部運到海參崴和蝦夷不太合適。
若是沒有一定比例的日本佔據主要階級,以宇宙國人的性格,難保在百年之後不會宣告海參崴和北海道是朝鮮的固有領土.
而且大量的朝鮮人聚集在遠國本身也不符合秀家的利益,關東地區土地肥沃,地廣人稀,正適合這些朝鮮人來排空沼澤種植糧食。
京畿道、忠清道較高的文化水平,也有助於提高關東的漢學素養。
而且關東地區日本人口很多,這些運來的朝鮮人完全可以化整為零分散到各個村落中被消化掉,兩代之後盡是和人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