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堂高虎出任蝦夷總督,蝦夷那邊的政體的行政框架也要作出變動。
前文提到過蝦夷的官員政治結構是秀家參考明朝的制度建立的,是秀家為今後自己的在日本施政作出的模板。
眼下藤堂高虎出任蝦夷總督,明石景親常駐並監管伊予,宇喜多詮家獨立,岡利勝和頴娃久虎被秀吉要求蟄居。
6個正牌家老,2個家老行走有5個不能繼續任事,家老會就必須作出調整。同樣的隨著蝦夷總督府上層的政治結構發生變動,下面的職位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變更。
而且這些職位都至關重要,秀家即將出陣奧羽,一來二去沒有半年回不來,而事情不等人,需要秀家在出陣前確認各個關節要位的人選。
家老的位置至關重要,這要和長船貞親等人商議之後再做決定。正好這幾日岡利勝、頴娃久虎等人已經陸陸續續抵達了巖付城,可以趁著新春佳節與他們商議一下。
因為蝦夷總督府並不是官方的執政機構,知道這事兒的人也很少,因此秀家最先定下來的是蝦夷的官員安排。
首先便是藤堂高虎調任蝦夷總督,任期5年。長船綱直平調布政使,任期2年;龜井茲矩調任按察使任期2年。
頴娃久虎年輕力壯,又富有統帥謀略,就這麼被要求在家中蟄居,實在是有些浪費人才,秀家打算將其調任蝦夷任兵馬指揮使,任期5年。
畢竟接下來與藤堂高虎商議的蝦夷5年發展規劃中,有許多要對自己領內領外動兵的情況,這就需要指揮使必須是一位知兵的將領,不然難以在蝦夷開啟局面,而頴娃久虎正好物盡其用。
金光家慶繼續擔任寺社宮司職務,但是他一直兼任的長生軍備隊長職務被解職,改由秀家侍從出身的莊林一心擔任。
這也是其自從旗本眾番頭之外第一次擔任一隻常備的備隊長,關鍵這隻備隊還是2000人編制的超編部隊。
確定完蝦夷的那邊的幾個主要官員的情況,秀極愛便將這份名單交給了藤堂高虎,順便向其詢問了新晉家老的意見。
其實秀家此刻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之後又與長船貞親、花房正幸、岡利勝及當事人商議之後確認了新一屆家老的名單。
①筆頭家老依舊是長船貞親,負責統籌全域性,及各部門奉行、與力的調動;(總裁 組織部長)
②立原久綱增補入家老之中,負責領內錢糧管理;(財政錢糧部長)
③秋上久家增補為家老候補,暫時負責軍隊訓練和出陣的樞密家老,同時兼顧樞密院掌事;(安全部長)
④太田資正增補為家老候補,負責領內典儀;(禮儀部長)
⑤岡家利增補為家老候補,負責領內田畝管理和民眾戶口的管理;(民政部長)
⑥花房正成依舊為家老,負責領內軍備生產管理;(軍備工業部長)
⑦成田氏長增補為家老候補,負責領內手工業及座、商管理;(商業部長)
⑧香川之景增補為家老候補,負責領內各項工程建築和普請;(工程部長)
⑨土居清良增補為家老候補,領內貿易和稅收工作。(稅務及貿易部長)
新的家老會與前幾任不同,一共9人的家老眾中有6是家老候補銜管具體事務,相當於後世的副部長梳理部長事務。
而且新的家老9人眾中只剩下長船貞親1人是直家舊時代的老人,其他人都是秀家親政之後提拔上來的人事,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新的關東豐臣家的最高層在更新換代。
除此之外,這9人中只有長船、岡、花房三人是舊宇喜多家重臣,立原勉強算半個,其他如太田、香川、秋上等人都是新提拔上來的。
當然與關東的成田、太田兩人來說,這幾人也不算新人了,已經深得秀家的信任。
從人員籍貫出處中來看,長船、岡、花房為老備前人,立原和秋上兩人起身出雲·伯耆派,不過家國淪喪之下早就跟隨了秀家,算是半個備前老人。
而香川、土居是四國派,太田、成田是關東派,整個9人家老名單突出的就兩個字“平衡”。
這裡面不僅是家中譜代眾與新參眾的平衡,更是地域派系的平衡,家老裡的名單橫跨秀家各個時代新加入宇喜多家的武士家族,也是關東豐臣家改革的象徵。
當然相對應的是隨著宇喜多詮家的獨立,代表詮家的親藩勢力從家老眾中消失。
秋上久家雖然跟隨秀家最早,但是不如立原久綱早就已經在蝦夷獨當一面,他是跟著秀家從底層武士一步步壘功升上來的,讓他管理軍事訓練,軍中無人會不服氣。
同時秀家也有意將軍隊執掌權從岡家手中收回,不然整個宇喜多家上下武士就真的都是與岡家親善之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