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著吧。”秀家拍了拍自己的大腿鬆弛了一下緊繃的肌肉站了起來,對著依舊跪坐在自己面前的淳泰說道“明日起你便恢復裡見本姓以及太郎的通稱,我將家字賜予你,從明日起你便喚作裡見義家吧。”
“我再將相模國三浦郡5000石封給你,作為你的知行地,讓你離你的老家也近一些。
你可以將你的那些叔叔、弟弟們都接過來,雖然比不得當初在上總的舊領,但是安頓一家卻是無虞的。”
裡見義家要說沒有復國的心那是假的,畢竟裡見家怎麼說都是關東的強力豪族,就算出家了也不甘心就此覆滅。
畢竟就算是僧人,他們在寺廟中,塵世外的勢力和權柄,依舊是依靠塵世內的親族強盛而帶來的。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因此當聽聞自己重新成為裡見家督,並獲得5000石知行之後,裡見義家的養氣功夫終於是破了,帶著一絲激動的情緒顫抖著向秀家謝道“臣下多謝主公恩義。”
我身邊現在正好缺人,你不如在我身邊作為的侍從一段時間,我會在巖付城下賜你一座藩邸,至於三浦郡的藩陣依舊允許你修築。
對於秀家的這個提議,他沉默了幾秒,但是依舊很快向秀家說道“是。”
秀家從他的沉默中看出了一絲端倪,於是對他說道“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你那幾個堂兄弟就隨你一起在巖付城學習吧,由你的幾個叔父替你去管理領地。”
這次他的回應明顯要迅速很多,看來秀家剛剛的安排確實安排到他心底裡去了。
裡見義家的到來是在秀家的計劃之內的,只是如今外部環境發生了改變,裡見義家已經不適合再被安排到上總去,恰好兩人年級相彷(裡見義家出生於1570年),因此就秀家有了將其收入侍從隊之中培養的打算。
隨著秀家的命令下達給三位家老以及麾下的家臣,不出意外的引起了一些騷動。
2000石的知行僅僅是大身旗本階級,在宇喜多家內部話語權並不大,再加上此前就有1500石領取世祿的政策。
如今只是上調至2000石罷了,因此在宇喜多家舊臣內部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但是在關東舊臣這邊卻頗有微詞,甚至有秀家並不是真心接納他們的說法出來。
畢竟大部分關東舊臣,都因為被秀吉改易而本領剝奪,再次被秀家錄用知行都是剛剛超過千石。
可惜不論他們在下面聒噪什麼,秀家都不會改變政策,甚至在他看來2000石的標準還少了呢。
————————————
秀家在宇都宮城帶到了5月底,看著自己領內的局勢逐漸趨於穩定,隨即便帶著自己的侍從隊和旗本眾,近1000人隨著左竹義宣的3000人北上,至郡山館停下。
在這裡秀家遇到了小笠原秀貞留在這裡的重臣本多重次,他是當時秀貞立藩信濃的時候,德川家康送給小笠原秀貞的家老。
他不僅是德川家的奉行,更是一位作戰勇勐的武將,即便是放眼天下依舊是一位智勇雙全的武士。
可是出生於享祿2年(1529年)的他如今卻已經是60歲的高齡的,歷史上的他死於1596年,如今已經可以從他的外在明顯的看出疲態。
“豐臣右大將”見到秀家到來,本多重次向秀家行禮表示尊重,隨即說道“主公此前就曾和我說過,殿下會從關東北上,讓我好生招待,我已經在城內準備了的餐食,還請您不要嫌棄簡陋。”
“這是哪裡的話,能在外領得到招待,已經是在下的榮幸了。”
這裡的郡山城並不是秀家給小笠原秀貞規劃的位置,而是位於西側的舊郡山城。
(詳情看此前地圖)
這裡的郡山城本來是二階堂家須賀川城的支城,因此城防和大小並不是很完善。
但是小笠原秀貞既然選定將郡山作為自己的本城,在帥軍北上的時候就將本多重次留在了這裡,讓他代為開始領內的刀狩、檢地事宜。
築城的事兒不急,總要等摸清楚領內的人口和經濟實力再開始不是?
而小笠原秀貞麾下,真正能說道精通此道的,恐怕只有德川三奉行之一的本多重次了吧。
發現秀家的目光向東側的阿武隈川方向望去,本多重次也看向東方說道“殿下當真是給我家主公選了一處好地方啊......
正所謂依山傍水,坐擁陸奧街道,同時兼顧左右。在這裡築城確實整個巖代最合適的地方了吧。
只是這裡乃是平地,想要在平地起城,殿下可是給我們家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啊....”
“作左衛門大人”秀家喚出本多重次的通稱,對著他說道“你應該也看出巖代的潛力了吧。”
秀家說罷看向左右繼續說道“別說甲信了,就算是駿遠三也沒有這麼大片的平原吧,若是巖代發展得力,這麼大片領土頂遠江、三河兩國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