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家從宇都宮北上郡山,當然不是特地考察小笠原家臣的想法。
事實上他此次前來郡山,一來是為了處理田村宗顯之亂,二來則是為了監督羽奧別動隊的編制而來的。
田村宗顯原名田村顯季,是田村氏顯之子。天正14年(1586年)因為家督田村清顯無嗣去世,最終引發了尹達和相馬家因為田村家繼承權的爭奪。
後來在尹達家的介入下,田村顯季得勢,根據政宗和田村月齋、田村梅雪齋等田村氏的重臣們的協議,田村宗顯被定位為政宗和愛姬的孩子,在成長到足以繼承田村氏家業之前的“名代”(田村仕置)。
此次小田原征伐時期,田村宗顯因為認為自己的尹達家麾下的家臣,看到尹達政宗對小田原征伐抗拒的態度也拒絕出兵,最終被秀吉改易。
歷史上尹達政宗是念在他是自己扶持上來的份上將他帶回了尹達領,但是這一世尹達政宗沒有將他帶走,這就使得田村宗顯佔據田村郡抗拒不出。
這裡本來是小笠原秀貞的領地,應該由小笠原秀貞自己去解決。
就算他現在本人在帶兵在陸北協助安定領內,這裡也可以等到他回到郡山之後再搞定。
不過田村宗顯明顯不給他這個機會,眼見小笠原秀貞帶領主力北上,主動帶兵西進,直接帶人進駐阿武隈川東岸的間所內館和大辰館,大有威脅陸奧街道的想法。
田村宗顯動員了2000人,而整個小笠原巖代領本多重次手裡只有800人,還分別駐守在二本松城、須賀川城和白河小峰城。
事實上秀家手中也沒有多少人,僅有旗本眾800人和侍從隊150人,加起來不足千人的武裝。
面對田村家來勢洶洶的攻勢,本多重次臨時在郡山城下組織起了一隻1600人的軍勢,使得己方的兵力達道2000人。
其實這點人已經足以駐守郡山城,最起碼和田村宗顯對峙已經足夠。
只要等到小笠原秀貞從陸北返回,他所帶的松坂主力南下,再會和蒲生氏鄉、中川清秀的部隊,掃蕩田村郡完全可以。
但是秀家卻不希望戰事拖延到小笠原秀貞返回,因此在聽說田村宗顯出兵的時候,只帶著身邊的機動兵力隨即北上,好在他的手裡還是左竹義宣交給自己的3000人眾,使得他手中的兵力達到了6000人了。
本多重次對於秀家的到來是比較意外的,但是秀家畢竟是來了就要盡到地主之誼不是。
待到第二日軍議的時候,秀家明著向其問道“照理來說田村宗顯應該早就接到關於田村家改易命令了,如果有所異議早就應該前來宇都宮辯解啊,為什麼直到現在才舉兵反抗?”
其實東北因為晚到而被沒收領地的不再少數,像大崎家不就委託石田三成獲得了5萬石的恩典了嘛。
白河家最後也因為小笠原秀貞的請求,被准許以5000石繼續安堵白領地區,成為小笠原秀貞的家臣,只是小峰城他們是不可能再領有了。
秀吉之所以在宇都宮帶了好幾天,就是為了給這些被改易的大名一個申辯的機會,其實就是給一個低頭的認慫的機會,只要你肯認慫,秀吉還是會寬宏大量的給你一塊領地的。
田村家領有田村郡4萬石領地,是巖代國不小的勢力了,即便是尹達政宗都不敢直接處置田村家,最初也是打算以兒子入嗣的方式進行控制。
歷史上的白河義親也去了宇都宮,但是卻沒有得到秀家的諒解,被迫改易成為浪人,最後成為了尹達藩士。
這一世秀吉之所以原諒白河家,很有可能也是因為看到了小笠原秀貞年紀輕根底淺,想要給他留部分家臣班底與德川家班底抗衡的想法。
這一點從那些巖代領內的豪族,被秀吉挨個點名卻輕輕放下的態度可見一斑。
當然啦,他們和白河家是有區別的,白河和田村名義上都是獨立大名,只是屬於尹達的從屬勢力。
而那些被點名後被輕輕放下的武家,大部分是二階堂、蘆名等家舊臣,二階堂、蘆名滅亡之後被迫投降尹達家,是屬於尹達家臣的行列。
秀吉的處置向來都是大名承擔絕對責任,對於他的下屬輕輕放下一筆帶過。
“當初都派人去宇都宮說明了,現在還是那般說辭...”
本多重次的話中的意思秀家明白,當時田村宗顯派了叔父田村義顯前去宇都宮解釋,中心思想就是:
“自己是尹達家家臣,主公不讓我動員的,我怎麼能違抗主公的命令呢?因此未前往小田原的責任不在我,關白殿下改易的處置不合理。
並要求秀吉參照其他如箭田野等家一樣,在口頭懲戒的基礎上,減封1/3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