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日參席的不止有羽奧、關東大名,北陸大名前田利家及部分近畿大名也有列席。
前田利家會來京都,一是為了和秀家敲定與免入嫁的事兒,其二是為了看看自己的兒子巖城利隆入繼巖城家之後的情況。
秀吉看他人在京都,索性拉著他一次來了大坂參與這次評定,一來是幫著自己鎮場子,而來是讓他作為北陸大名,體驗一下秀吉被朝鮮人朝拜的感覺。
秀家刻意晚走了幾步,與秀貞、巖城利隆、前田利家等人一同離去,在路上兩個小朋友一直在交流著剛剛在殿內聽到的新鮮事,對於秀吉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上自奈良時代,日本開拓關東、東北以來,日本對外拓展就已經停滯,現如今秀吉的威名使得琉球和朝鮮來朝,確實使得秀吉的名望如日中天起來。
甚至若是秀吉這事兒是真的,並且對琉球和朝鮮能夠進行有效的壓制,那麼他向偷天換日日本人都不會有人說什麼。
望著小笠原秀貞與巖城利隆兩人的堪堪而談,秀家與利家卻顯得憂心忡忡,秀家向開口向其問道“殿下是在擔心對明作戰的事兒嘛?”
前田利家點了點頭說道“右大將見多識廣,對唐國是否有所瞭解?”
“略有耳聞,唐國現在的名號喚作“明”西至千丈高山之國,北至荒漠草原,東、南抵大海之境地,面積十倍之於日本,人口亦十倍之於日本。”
這個時候是萬曆時期,明國已經開始陷入衰敗期間,土地面積基本上就是漢朝的疆域去掉西域,最西面為嘉峪關,東面是遼東與朝鮮接壤。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原本明朝在東北地區對蒙古和女真還能有效的實施羈縻統治,可是土木堡之變後全部喪失。
直到李成梁的出現,在建立遼東鐵騎的同時,利用關東的土地重新劃分軍田,才使得明朝重新對遼東、遼西、實施了統治,並將影響力傳播到女真及察哈爾諸部。
事實證明,中國人不是慫蛋,但是也不是傻蛋。只要有合理的賞賜,以田地奴僕為驅使,明人是可以殺得女真、蒙古屁股尿流的。
然而明末的那些文官看不起這群丘八們,軍官們又開始侵吞軍田,明國朝中後期明軍的最後一次挺立戛然而止。
聽到日本國土和人口是10倍於日本的前田利家沉默了,隨後又迷惘的看向了秀家,那個意思很明確“既然你都知道兩國有這麼大的差距,為什麼還不勸阻關白徵明?”
秀家甚至從前田利家的眼神中看出了責備。
然而秀家卻笑著答道“您真應該再去看看唐使,看過就知道在其喚作宋時,遼東有一小國,國力十倍弱之,卻先後滅了遼宋兩國的故事。”
“您的意思是,明朝雖大但國民懶散無助於心,軍隊毫無戰鬥之意志?”
然而秀家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那您更應該去問問明商,現在這個喚作明朝的唐國是怎麼建立的,當年他們的洪武大帝起兵反抗元庭的時候,也是以10倍之弱驅逐的韃虜。”
其實秀家還有半句話沒說,就在30年後的遼東,新生的女真政權又是以4倍的差距將明軍擊敗,雙方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1:25,明軍至此徹底喪膽。
前田利家被秀家這一來一回搞懵了,隨即明言秀家道“您究竟是什麼意思,還請明示我吧。”
“我的意思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並不單純的靠人數和國力決定的,若是這樣的話兩邊開戰只要在陣前列陣數一下人數,人多者勝不久行了?
我的意思是,明國國力是強,但是他們國境面積更大,其軍勢勢力堆疊的邊際效應遞減,真正能挪到前線的部隊也就十幾萬眾,到時候到了戰場上勝負還得打了才知道。”
秀家這話是單純出於一個軍事統帥的角度說的,事實上不論是萬曆三大徵還是最後的薩爾滸,明軍的極限動員人數都是10萬+這一點秀家明沒有說謊。
在這個還沒有開戰的時候,他不可能說出明軍不可戰勝的話出來,說出來了便是擾亂軍心,必然被秀吉懲處。
“我剛剛這句話是回應你兩國國力差距10倍不能戰的,現在來回應你後面那句話:‘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父親大人有徵伐朝鮮的念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