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阜、尾張都是你叔父的領地,今後要成為虎松的知行地,你拿他們的領地去換德川殿下的相模更不合適吧。”
說到這裡將目光又挪回到相模國上,將一個茶碟放在它的位置上對著秀家說道:“你想要相模,德川殿下也想要相模,為了給你相模我需要耗費這麼大的功夫去安排更多人的轉封。
如果你今日能說出我必須給你相模的理由,我便將相模給你,如果不能我便從別處給你找補這20萬石。”
秀家沒有聊到秀吉會給自己開出這樣的條件,沉默著思考了片刻對著他說道“關東與近畿中將被信濃山脈所阻隔,政令通達不易,這也是為什麼源氏選擇在關東建立幕府的原因。
至足利尊氏掌國之後,深感關東距離京都偏遠,不利於掌握京都,故而將幕府建立在京左。又恐當年平源舊事再起,選擇將親番派往鎌倉府監管關東八州及尹豆諸事,至此關東才沒有發生外姓亂國的事。
父親您將我從備前轉封到關東去,我想就是想要效彷當年足利家舊事,只是不把鎌倉所在的相模給我,我就沒有足夠的合法性對關東大名事實監管。”
誰料道秀家這句話剛說完就引來了秀吉的不悅,他皺著眉頭對著秀家慍怒道“你不要太自以為是了八郎。誰說我要把監督關東的權柄交給你了呢?
正如你所說的,天下大名具是我的臣子,何須所謂的關東公方插手,你今日這般猜想可是在你腦海中渴盼很久了嗎?”
見到秀吉發怒,秀家誠惶誠恐的向其擺首道“兒臣聽聞轉封關東之事尚不滿月,何來有此禍患之言包藏日久之說?兒臣只是借古議今,未曾想誤會了父親大人的意思,還望父親大人責罰。
更何況兒臣即便拿到了相模也不會作出歷史上古河公方所幸悖逆之舉,兒臣會用行動向父親大人證明我絕無此心。”
如果沒有秀家的後面這句話,秀吉可能真的就當場發起火來要處置秀家了,在秀吉看來秀家談到關東公方的事兒就是有了這個想法,至於知道轉封時間太短之類的話,不過是藉口罷了。
但是在聽到秀家有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時候,他突然來了興致,繼續向秀家問道“你是說你能證明你在得到相模之後絕無歷史上關東公方只心嗎?”
“是,父親大人。”
“說來聽聽。”
“其實這事兒,兒臣已經思慮好久了,今日斗膽來上請父親大人決斷。即位《一藩一國一城令》,臣請父親大人准許兒臣先行隳掉小田原城,為天下大名作出榜樣!”
這其實是秀家在秀吉威脅的極度緊張之中,臨時想到了一個法子,類似於寒心的火燒棧道之策,為的是向秀吉宣揚自己絕無二心的意思。
但是秀家話臨說出口,又覺得這個事兒不能只有自己一個人吃虧啊,索性就直接擴大化,藉著歷史上德川幕府《一國一城》令模板向秀吉提了出來。
“一藩,一國,一城?”秀吉反覆的呢喃著這句話,向秀家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聽到秀吉詢問自己意見的秀家,將歷史上這條法令的條目進行了解釋“即一國大名只能保留大名居住或政廳的一個城郭,而其他城堡需要全部廢城。
如果在一個令制國有2位吉以上的大名分分割受領的情形下,各大名各有一城。
如肥後的小早川大人、森大人和小西大人,可以分別保留高岡、熊本、八代三城。
而如果一個大名家領有兩個及以上的令制國時,其所領有的各令制國准許保留各有一城,其他的城池盡數廢除。
以本家舉例,在轉封之後、武藏、上野、相模、上總、下總等國,不論知行多寡,只根據令國制,保留相應的城數,其他武家豪族的大小城池盡數廢除。”
秀家說道這裡,看了看秀吉的眼神,發現他似乎對於自己的這個建議非常感興趣,他也就大著膽子繼續說下去。
“所謂城雖然在給予武士家安全感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自應仁之亂一來很多人依城而守、裂土而亂,終其原因無非就是因為自己有一座城,有了可以抗拒上面來人的本錢罷了。
自應仁之亂一來,大小豪族都在自己的領內搭建大大小小的城池,僅備前一國就有大城5座,中城9座,小城18座,其他武傢俬設有院落土憑的陣屋大小不算數十座。
在戰爭時期他們確實是守備敵人進攻的有效據點,也可以增加大名對領內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