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二十三章 東西合戰(三)大軍開拔行江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東西合戰(三)大軍開拔行江戶 (1 / 3)

德川家康急著回去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突然收到訊息,他的兒子秀忠最終還是沒有按捺住,犯了他歷史上的錯誤。

具體的故事要從3個多月前說起

慶長8年5月正是一年之中春耕最忙碌的時候,可是此刻整個關東地頭卻顯得異常的聰明,沒有了往年春耕的歡聲笑語、載歌載舞,地頭的百姓們在堤岸邊官吏、村頭不斷的叮囑下匆忙的栽種下今年春耕的糧食。

這麼匆忙的栽種必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壯丁們已經沒有剩餘的時間去管這些了,上頭只給了他們5天的時間完成春耕,剩下就需要家中的老人、小孩婦人去負責了。

至7月,隨著豐春城內海螺號的吹響,一面懸掛著龍膽五七桐紋花紋的陣旗從豐春城城門走出,在其背後跟隨著是是源源不斷健壯計程車卒。

城下町和村頭地界的百姓聽到這聲海螺號,紛紛從屋子出來齊聚跪倒在路邊,他們並不知道自家主公出陣的具體時間,但是一直再等這一刻,等著給自己的父親、丈夫、兒子送行,並恭祝他們武運昌隆。

也不知在路邊是誰高喊了一聲“豐春殿下萬勝!豐春軍團萬勝!”竟引得周圍的百姓紛紛有樣學樣的高喊起來。

依照規矩,大軍出陣的時候,百姓應該謙卑的跪拜在道路兩邊,但是此時此景即便有人站了起來,秀家也只能回之以欣慰的笑容。

這並不是秀家有意組織的,這是豐春城的百姓們在知道整個關東的男人都被裹挾上陣之後所發現出的由衷的祝福。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一戰事關關東國運,若是失敗了不知多少人家家裡要披黑戴孝。也只有如百姓們口中所言“萬勝”之後,他們中的大多數才能活著回來。

今日出陣的是秀家的南路軍團本軍,其子輝家所領的中路軍團已經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北上包圍箕輪城,逼迫真田家降服。

有趣的是,即便手持真田信繁、真田昌幸、真田信勝父子三人的親筆勸降書信,秀家也在其中許諾給予真田信幸轉封回信濃不少於10萬石的恩賞,但是在他妻子稻姬的作用下,依舊抗拒不願開城。

秀家沒有將身為上野備統帥的真田信繁調撥入中路軍自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秀家不願意讓這樣一個大好青年陷入到兄弟相殘的殘酷戰爭中去,索性將其調入本隊任旗本眾總番頭和本陣守備的職務。

秀家本領的軍團總人數達到了10萬人,但是秀家此次從豐春城內出陣的人數只有6000餘人,這是因為大部分的軍勢早已在這兩個月中陸續開往相模、武藏兩國。

這麼大的兵力調動,持續了這麼長時間不可能瞞住西方的眼睛。秀家也沒有想要遮掩的意思,這是國戰根本不是過去幾千人、幾萬人的作戰方式,不存在投機取巧的可能,只能以大兵堂堂正正方能得勝。

因為此次所攜帶的具是秀家領內的精銳士卒,秀家也有意帶著自己的兒子出陣。

除了在北陸軍團擔任副將的三子豐臣政家(母親伊達南,妻子明石全登女兒松),中路軍團擔任掛名諸將的豐臣輝家(母親菊姬,未婚配)、五子豐臣朝家(母親伊達南,婚配伊達政宗女兒五郎八姬)、六子結城朝家(母親甲斐姬,婚配結城家公主)之外,秀家本隊還帶上了十子總十郎(母親菊姬,未婚配)和十一子豐臣重家(母親伊東彌子,未婚配)一起出去見見世面。

豐臣重家和總十郎如今才12歲,但是確是到了可以元服的年紀了。重家的烏帽子親是親自南下的佐竹義重,其名諱中的重字就是由此而來。

而總十郎這個名字一聽就是還沒有元服的乳名,事實上他也是這些隊伍中唯一沒有元服的“準武士”。

他是除了輝家之外,秀家膝下唯一年歲合適的“嫡子”。自然是嫡子自然有著自己的大用處。

當然了,他對於自己的兄長和弟弟都元服,只有自己沒有元服的結果很不滿意。

看著在外面騎在高頭大馬之上,由武士牽著前行的弟弟重家,他只能整日撅著小嘴坐在驕子裡面,由4個足輕一前一後抬著前進。

大軍從豐春城出發,此刻已是夏收的時節。但由於地頭的壯丁被盡數徵召,在地頭勞作的要麼是壯婦稚童,要麼是兩鬢早已斑白身體佝僂的老者。

其實秀家在之前軍役賬編制之中,自己所動員之兵人數不過10萬餘人,上洛總兵力不過8萬餘人,照理說關東根本不可能蕭瑟到這種程度。

其實秀家在關東真實的動員比例要遠高於這個數,男丁被徵召了足有15餘萬人,徵召比例達到了每萬石600人的超高徵召比例。

之所以只有一半的兵力上洛,其一是需要留駐2萬駐守本領防止老家出現問題,其二則是因為秀家手中的軍備不足以裝備15萬人,剩下的人手持簡陋的武器作為民夫運輸軍糧、軍備即可。

儘管秀家從轉封關東之後就開始謀劃這終局之戰,但是由於之前奧羽二徵、朝鮮之役、蝦夷征伐,豐春家的軍備一直都是在消耗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