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九十四章 南部效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 南部效忠 (2 / 2)

在聽到南部家要被處置的訊息後,家老泉山政義向秀家懇請道“還請右府殿下榮稟,蝦夷賤賊是從蠣崎家的輕津領過來的,即便是要處置也應該處置他們啊!”

秀家哪裡會不知道這次蝦夷攻侵的原因,正是秀家讓藤堂高虎留在蠣崎家內部的那隻蝦夷軍隊搞得事兒。

相比較有一定紀律的日軍,這隻由純蝦夷部落民組成的軍隊鬆散無比,散出去之後就失去了統轄,這也是後來騷亂越滾越大的原因。

原本夏季只想要將騷亂控制在輕津一線,借蝦夷攻侵東北的名義遠征蝦夷。結果現在南部家陸北的幾家豪族也趁著蝦夷騷亂的事兒掀起了叛旗。

作為“罪魁禍首”的秀家對於蠣崎和南部兩家多少是有愧疚的,這也是秀家為什麼要死保兩家的原因。

若是在大阪直接出賣了兩家,到時候事情來龍去脈查清楚,秀家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彥九郎你是叫彥九郎對吧?”秀家看向南部利直問道。

在得到肯定的答覆之後秀家繼續說道“我與伱父親相熟,在朝鮮的時候他就拜託我今後多多照顧你,你且放心此次我來不僅僅是替你平亂的,更會繼續北上徹底掃清這隻禍亂東北的蝦夷部落。”

聽到秀家來到目的,南部利直立馬肉麻的恭維道:“右府啊!您才是鞏固天下最重要的大名啊!豐臣家正是因為你的庇護,這才長盛久安啊!”

秀家也藉此機會拱火南部和大坂方面的關係“哎~若是大坂城內的重臣都一條心,也算是對得起先關白的恩情了。

可是你知道嗎?關白故去就已經一年了,關於關白晉位正一位太政大臣的事兒還沒有著落。

廟堂大名各執己見,天下事物推進極其緩慢,也就這次蝦夷賤賊入寇我領,才讓他們難得統一行事。”

秀家和南部利直說的當然是半真半假的,秀吉確實到現在還沒有被朝廷受封太政大臣,這個官職往往是隱居的關白或去世的關白的榮封。

但是也不知道是大坂那邊忙著爭權奪利都忘了,還是覺得如今京都被秀家掌控不願意走秀家的關係,到現在還沒有響起要給京都上報此事。

秀家也樂得你們沒有提,這事兒我就裝作不知道,不然現在秀吉就不是被稱為先關白,而是太閣了。

聽完秀家添油加醋的故事,再結合自己南部家沒有被授予繼承權的事兒。南部利直很快就得出結論“朝中有奸佞啊,右府!”

也就是在私底下,不然南部利直才不敢說出這種話呢。繞是如此,依舊把身旁的兩個家老嚇了一跳。

秀家也適當時的表示道“哎~彥九郎休要妄言,只是各大佬意見不統一罷了,都是為了公心的嘛。”

說完還故作大度的表示“今日這話,出的你口,入得我耳,天下不會再有第7個人知曉。”(秀家、利直、兩個南部家老,秀家這邊兩個侍從)

南部利直非常上道,秀家自然也非常高興,這樣的小弟才是秀家所期望的啊。

“你們的事兒你也不用過渡擔心,既然我來了陸北,就不會讓宵小猖狂。

等到陸北評定,你再隨我北伐蝦夷,造開疆拓土之功,這軍功不久來了嗎?

到時候別說是處置了,我一定為你輕功,封一塊大大的領地給你們南部家。若是你們南部家覺得東北太過苦寒,天下各國皆可商量。”

照理來說秀家最後一句話就不該說出口,南部家就算封賞也應該是在陸奧就地解決,何必多嘴說一句其他領國呢?

更何況天下66國具有所領,哪裡會有多餘的領地來安置南部家?

這其實是秀家在暗示南部利直自己的想法,只要你南部家跟著我秀家走,以後天下打下來了,你南部家就是從龍的功臣。

其實秀家早就計劃好了,以後有機會了,儘可能的將土著大名改封他處,這樣可以削弱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當然這得優先遵循這些土著大名的意見。

“是是是,是彥九郎孟浪了。”南部利直接到秀家的暗示當即表示道“我彥九郎和南部家今後當為右府殿下馬首是瞻!”

“好!好!好!”得到南部利直親口確認的秀家很是滿意,當即聯絡說下3個好字。連帶著對南部利直的稱呼都變了“我看以南部殿下之能,定然是天下中流砥柱的存在,十萬石的賞格未免太寒酸了些,少說也應該是20萬石封主啊。”

南部家在豐臣家的知行是領有陸中大部和陸北大部合計10萬石領,之前朝鮮終戰的時候並沒有隨伊達政宗等人一起獲得加封。

這次又因為蝦夷南侵和領內豪族騷亂的事兒原本要被大坂方面問罪,南部家即便是跟著秀家將功補過能保持本領不變已經是豐臣法令下豐臣家的恩賞了,哪裡還有可能知行翻倍一說?

這麼不合理的封賞,自然得配合不合理的條件,身為南部家少主和南部家的家老自然能嗅出其中的不同尋常。

特別是再結合秀家前面的話中對大坂那邊的其他大佬多有怨言,聰明人就基本猜出了秀家的想法。

之前還口口聲聲要以秀家馬首是瞻的南部利直在腦子轉動一圈之後突然焉了聲,眼神看向自己身邊的家老互動著意見,直到秀家出聲表示道“怎麼,剛剛不是還說要以我馬首是瞻嗎?我都還沒說要怎麼做,彥九郎就打起了退堂鼓?”(稱呼又變動)

“這”眼見自己的少主有些為難,身為家老的桜庭直綱就想要解圍,但是話還沒出口南部利直似乎就已經作出了決定。

“右府所言20萬石可真切?”

“自然是童叟無欺的!”

“既然如此,南部家和彥九郎這條命就交給右府了,以供右府驅馳!”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