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九十五章 北伐賊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北伐賊寇 (1 / 3)

秀家是在慶長4年的3月初抵達的不來方城,隨著秀家的抵達,和天氣逐漸轉暖,對蝦夷反攻的號角也正式吹響。

此時此刻之前規劃的蝦夷征伐軍勢中只有毛利家和岐阜藩的軍勢未到,秀家已經催促多次,最新訊息是兩家軍勢剛剛走過白石城進入東北。

秀家之前和大坂方面談的好好的,大坂方面需要提軍糧10萬石,軍資金5萬貫,其他則由各大名自籌,這些物資都是由這兩隻軍勢押運。

但是秀家並不會就這麼無謂的再耗下去,因為東北和蝦夷的戰爭視窗期極短。在不來方城內,秀家展開了自己的第一次軍議。

“我在花捲的時候收到了來自最上家的訊息,他已經和安東等大名在秋田集結了1萬餘軍勢,上杉家也派來了援軍,領軍的是本莊繁長率領的4000眾,那邊的總兵力大約有1萬6000人。

之前郡山殿下帶著部分軍勢以及奧羽鎮守府的鎮守軍北上就帶來了萬餘人馬,這次我從關東而來所攜軍勢超過6萬眾,兩邊的兵力合計足有10萬人。

我已經在大坂那邊許下承諾,此戰不僅要將亂賊和蝦夷賊寇驅逐出境,更是要追剿殘敵於敵境,徹底蕩平蝦夷,為吾皇再開疆萬里。到時候諸位都是有功之臣,我定不吝惜賞賜。”

秀家在這裡用了主語“我”而非“大坂”或者“大佬們”,其實是因為他已經將自己帶入到最後天下人的位置去了。

其實對於幫南部家和蠣崎家驅逐賊寇和亂賊這個事兒,來援的大名們還能有些興致,畢竟可以沿途劫掠一波賺一些戰利品。

但是對於繼續北伐蝦夷就有些興致寥寥了,畢竟這裡是可是傳聞中的苦寒之地,就算把蝦夷打下來了這塊地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就宛如雞肋一般。

所以對於秀家的戰前動員,回應的多少有些敷衍。他們之所以願意跟著秀家來,一來是因為有戰功和戰利品可以拿,而來是因為這是大坂那邊的命令,主帥又是秀家自己,多少要給些面子。

秀家自然看出了眾人的想法,並未放在心上,等他們發現蝦夷的價值的時候卻是什麼都晚了。

“我已去信出羽守,讓他們延後15日北上大館,再出兵輕津。此次向由我們這邊發動主攻,第一戰略目標即討滅陸北3郡的逆賊。

這裡畢竟是南部家的領地,我也不希望諸位再次消耗太多的軍力,此戰邊交由南部家和奧羽鎮守府的府軍負責吧。

我再添上3個備隊合計約萬人,總大將由犬子豐臣政家負責,南部利直殿下為副,戶川達安居中軍輔弼政家,先鋒由伊丹虎重和茨木正行擔任。”

秀家已經早有了讓自己的兒子賺取戰功的打算,再加上其他的大名對於此事表現出的興致寥寥,秀家便直接讓秀政掛帥。

秀政如今還只是一個12歲的孩子,與秀家當年掛帥征伐賤嶽的時候年歲相當,身披一件縮小版的片小威胴具足,頭上扎著藍底金絲線繡的龍三五七桐紋頭巾,看起來頗有些模樣。

在座的很多大名一路上都見過秀家的三個兒子了,對於這一個秀家親生的兒子尤為關注,但是在聽聞自己的秀家讓自己的兒子掛帥的舉動之後還是表現出了訝異的表情。

秀家不理會下面大名們的竊竊私語,繼續在上面介紹道:“本家得先關白恩賞,擁有對蝦夷的朱印狀免許,知道蝦夷的氣候常年寒冷,冰雪開化的日子也就那麼4~8月,9月~次年3月皆被冰雪覆蓋,所以想要北伐蝦夷,必須要用好這段冰雪消融的視窗期。”

“所以在犬子配合南部家處置陸北逆賊的時候,需要有另一隊人對輕津的蝦夷賊寇進行討伐,這塊的統帥任務就交給郡山殿負責了。

你帶領伊達、德川等家的軍勢合計月1.5萬眾從陸北對輕津進行討伐,羽後的最上等大名軍勢萬餘眾也歸你統帥。”

豐臣秀貞作為秀家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不論其能力如何,一定是深得秀家信任的。秀家留給他的軍勢也多以東北大名為主,這些本來就在他的統轄範圍之內,唯有德川眾是外來戶,但是與他也有一定的關係。

再說了,在秀家編組的蝦夷討伐軍團中,除了秀家之外,就屬秀貞的身份最高了(中老),秀貞掛帥是理所應當的事。

所以在聽聞秀家讓豐臣秀貞掛帥的時候,其他大名的反應要比秀家讓自己的兒子掛帥要小的多。

秀家的軍略佈置到此告一段落,由於今年寒冬凌厲,如今已是3月但是東北的積雪都還沒有消融,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各軍團自行整訓,在此期間由秀家的本番帶著民夫掃除積雪緩步推進。

戰爭持續的很順利,第一次交戰是在3月12日,秀家本藩下屬的常陸眾正帶著千餘民夫在負責清理道路的積雪的時候,遇到了八戶城守軍的襲擊。

櫛引城前置有一座鷹巢城,修築在鷹巢山上,是整個馬淵川河谷最高的山峰。

由於這座山峰的路徑入口在山的另外一面,使得這座城出於八戶家的控制之下。儘管城池不大,但是位置很重要,可以俯瞰整個河谷,為八戶家起到了通風報信的目的。

八戶不是一個姓氏,指的是當初封在八戶這個地方的南部家分家,除此之外還有一戶、四戶、七戶、九戶、南氏、北氏等家。

眾所周知,九戶家在之前的第二次奧羽仕置中被南部利直消滅,但是南部家內部對於繼承權的爭奪早已持續了數千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