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十八章 明石之戰(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明石之戰(上) (2 / 2)

但是既然要和豐臣秀久的家臣去談,秀次自然開出了極好的條件,秀次表示可以給秀久尹勢尹賀兩國70萬石的安排,這對於岡山家來說差不多加封了6成。

因為這個提議其實是很有誘惑力的,因此即便秀家此前多次叮囑留在美作成為新秀久家臣的新免貫宗和三浦秀勝,讓他們不要輕易的介入到豐臣家的鬥爭中,除非得到自己最新的通知。

特別是三浦秀勝,他是三浦貞勝的兒子,秀家、秀久同母異父的兄長,是秀家特意留在美作國內留給秀久的親藩家老。

但是因為過去在岐阜的時候藩內事務實際上是由橫浜一庵、羽田正親、小川下野守和木下昌利四人決斷的。

即便轉封到了岡山,其他的武士多有裁撤,其中就包括在轉封西國的時候,羽田正親沒有隨之轉封,而是成為了秀次的家臣,而其他三人依舊自減封地跟隨秀久。

最關鍵的是因為美作的領地多是由秀家留在當地的土著豪族掌控,憑藉秀家和秀久的關係,秀久的家臣也不好對美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就使得秀久的家臣實際上是從105萬石直接減封到了25萬石的備前,減封了足足7成還多。

而若是可以回到尹勢和尹賀,那麼其中大部分的知行一定是由岐阜來到岡山的秀長舊臣來控制的,這對於這些舊臣無疑是非常強烈的誘惑。

作為保留美作豪族知行的代價,雙方約定美作豪族不介入岡山藩藩政,而這就導致了美作派在岡山藩政內部話語權的喪失。

但是作為唯一作為代表成為岡山藩統治層級的三浦秀勝又太過年輕,本身也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任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頭上永遠有一個叫豐臣秀家的陰影存在。

在秀次一波波使者的勸說下,岡山藩的家老們終於鬆了口,由木下利昌帶著三浦秀勝,再集合備前、美作兩國1萬軍勢參戰。

但是真的到了徵召的時候,美作國眾卻因為秀家曾經叮囑的命令拒絕受召,使得最後只集合了5000餘人,大部分是由備前國眾為主的軍勢前往播磨。

豐臣秀久的到來無疑給了天下人一個很強烈的政治訊號,那就是豐臣家已經正式分裂為了兩家,這是一場分家挑釁宗家的戰爭。

至於黑田長政所謂的,勸說秀次擁立秀久與茶茶和拾丸對抗的建議,秀次聽是聽了但是他卻打算拖一拖。

若是在自己打贏拾丸之後秀家慫了,那倒省了自己擁立秀久再他把踢下來這一連串敗人品的操作了。

而且在他的印象裡,最近幾年秀家就像一隻小鵪鶉,秀吉怎麼搞他他都不願意吭聲,甚至在秀久所在的岐阜藩從岐阜減封的時候也沒見他有一絲表態。

岡山藩出兵並提供糧草,進一步促使了記錄木下家定態度的轉變。他雖然沒有向秀次提供兵力,也沒有向秀次開放姬路城,但是他向秀次提供了8000石軍糧。

如果說原本在岡山藩沒有出兵之前,石田三成的態度比較曖昧,他認為拖延下去對東軍更加有力,期盼西軍軍糧不濟的話。

隨著岡山藩的加入和姬路城為秀次提供糧食,原本向石田三成表示想要歸順想法的西國大名態度也變得曖昧起來,這讓石田三成對秀次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當下姬路城尚未對秀次開城,萬一開城的話對於秀次來說等於在播磨獲得了一座堅固的堡壘。

到時候即便濃尾的領地被自己堵在大垣,他也可以透過海運將自己士兵運到播磨來,別忘了遠征朝鮮的水師如今可都在秀次手中啊!

慶長3年8月30日,隨著秋天的臨近、西國局勢的變幻,以及第三波紀尹、大和援軍的到來,石田三成終於下定決定主動向秀次發動攻勢。

此時西軍的部隊經過明石城下的消耗,即便算上岡山藩的援軍,西軍依然只有十萬左右的軍勢。

而東軍防線經過三輪的動員,如今菊姬在明石城下的軍勢已有7萬餘人,石田三成必須要在秋收結束之前,秀次的糧食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以及木下家徹底轉向之前擊垮豐臣秀次。

雙方沿著明石川佈陣,如今正是秋季,明石川的水位有所下降,但是依舊答道及腰的部位,而眼下明石川上明石城前的幾座浮橋都是有秀次一方修築的,東軍將要攻城必然要搶佔這些橋樑。

但是秀次這邊的實力並不弱,若是正面進攻別說搶佔橋樑了,怕是可能會被秀次反過來拿下明石城。

因此石田三成決定派人從上游水淺的地方試探性的渡河,說是試探性的進攻並不太準確,這邊試探性渡河的軍勢足有4萬餘人。

但是別忘了秀次的軍勢足有10萬人,浩浩蕩蕩的鋪開在明石城西的播磨領地之上,東軍的動向都被上游的駐守在中津城內的西軍盡收眼底。

很快軍報就送到了秀次面前,在黑田長政的建議之下直接調動包括鍋島直茂在內的3萬餘人向北,配合北方的立花宗茂等將領合圍渡河的4萬西軍。

雙方沿著明石川上游廝殺半日,竟然都沒有將對方拿下,甚至沒有出現勝利天平傾瀉的情況。

主要是因為西軍的成分複雜,有部分小大名依舊在顧及東西軍最後的結果,害怕打的太狠最後西軍要是輸了自己會被東軍清算,因此面對東軍的攻勢表現的有些曖昧。

而對於鍋島直茂這些實力大名來說,他們雖然想要盡力,但是手中帶的軍勢可都是自己的心頭肉,不願自己傾盡全力最後給別人做了嫁衣,因此也多有收力。

而東軍這邊大部分軍勢是從秀吉的藏入地內徵召而來的,他們只有一個領主,打出去的時候好似一個收起的拳頭全力以赴,因此儘管人數上處於弱勢,但是雙方居然打的勢均力敵一時之間誰都不能把對方拿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