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軍這邊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畢竟作為受減封主體的秀次、黑田、福島、宇喜多、吉川等大名,或多或少都已經提前確認了這份協議的內容。
其他大名基本上沒有收到減封的影響,只是被要求以代罰勞役代替。
而東軍這邊在確認協議之後便馬不停蹄的返回大坂,在閉門磋商2天之後,大坂城最終還是確認開城。
或許是為了保持尊嚴,片桐且元並沒有等到五大老來找他,在回到大坂交命之後的第一時間,就直接切腹表示了態度。
與之相比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長就顯得有些讓人唏噓了。
在聽到自己衝朝鮮遠道而來擊破了“叛軍”,不僅沒有獲得封賞,還要被押送至六條河原斬首的條件之後,小西行長當即帶人從尼崎城退走,在第一天夜裡就坐船返回了九州。
彼時熊野、澹路等水軍廝殺了兩個月,眼瞅著就要和平都放鬆了警惕,居然真的讓小西行長帶著2000餘人坐船撤走了。
但是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啊,秀家當即就對著受到處置的九州大名下大了命令,要求所有九州大名絞殺小西行長,最後會根據其立的功勳獲得獎賞,或者可以折算自己的罪責。
】
畢竟隨著戰爭的結束,十幾萬大名軍勢聚集在近畿附近確實不安定,九州大名也有返回九州的必要,索性藉著返回的機會軍勢不解散先把小西行長絞殺了再說。
而這隻軍團的總大將,秀家刻意讓毛利輝元掛帥,當然這一切是走了五大老決議的,合理合法的出陣。
這可是同時籠絡九州大名的好機會,秀家打算在大坂這邊的事情結束之後,親自擔任總大將前往九州。
隨著大坂的開城,秀家終於在時隔3年之後,再一次進入到這座豐臣家的中樞之中,只是與過去的擔心與謙卑不同的是,此刻的秀家的秀家卻是豪情萬丈。
與秀家一同進入大坂城內的,還有北政所寧寧、德川家康等豐臣等豐臣大名。作為和解雙方的當事人,豐臣秀次一樣是以大名的身份入城。
畢竟雖然東西雙方已經和談完畢,大坂方面也確認議和的意思。不過秀吉的葬禮和拾丸正式的繼位儀式還沒有舉行,大名們也還沒有向拾丸宣誓效忠,自然不能這麼輕易的離去。
當然某些被明確改易失去知行的,如仙石秀久這樣的大名,今後暫時沒有了繼續向豐臣家效力的資格了,自然也沒必要留在大坂了。
不過他們也都沒有散去,想要在大坂或者其他大名這裡討到一個新的出身,即便不能恢復大名的身份,也想有個千八百十知行成為豪族,總不能真的去做浪人吧!
當然此刻大坂城內的雙方都信不過對方,最後還是由秀家和德川家康提議,暫時由豐春家和德川家的軍士把控大坂的城防,這才讓雙方大名安心進入大坂城內。
作為豐臣家的當家主母,北政所寧寧在闊別大坂數年之後再次回到了這座豐臣家名義上軍事、政治、商業三者集合的本城,作為她名義上的兒子拾丸和豐臣妾室的茶茶本應該來到本丸迎接。
即便不再御本丸迎接,也應該在奧本完天守內迎接寧寧,這是作為兒子和妾室最基本的禮儀。
但是直到秀家、德川家康、豐臣秀次等人簇擁著寧寧經過櫻門進入奧本丸,始終都沒有看到兩人的身影。
現在大坂城遺址天守閣前面的廣場,就是大坂城奧本丸御殿所在地。
這裡是當時豐臣秀吉的起居空間,如同大奧一樣是男性止步的禁區,只是今日請示特殊才准許幾位重量級大名帶著北政所一同進入。
奧本丸內分設有玄關、遠侍、大廣間、御對面所、小書院、御納戶·御殿、御燒火之間、御風呂屋、臺所、上臺所、御物土藏、御土藏和長屋等空間。
奧御殿的整個大廣間內貼有金箔裝飾。秀吉位於小書院的寢殿同樣奢華至極,棉被的材料為鮮紅色高階布料,床頭以黃金凋刻作裝飾。
儘管秀家已經進入大坂城多次,但是真正進入奧本丸的次數屈指可數,大部分都是與秀吉在御本丸的表御殿會面。
眾大名在大手口下馬,不行隨同北政所寧寧的轎子抵達櫻門,北政所寧寧在櫻門內下轎,左右掃視一圈未見茶茶和拾丸兩人,已經面帶不悅。
眾人在拾丸近侍筆頭大野長治的引導之下來到奧本丸大廣間,此刻茶茶正抱著拾丸正座在殿內御階正座之上,這是豐臣家督的位置。
看到北政所和諸位大名的到來,兩人也不起身相迎,甚至連一句歡迎的話都不說,彷彿凋像一樣坐在那裡,等候眾人的參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