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以太宗往事來向天皇表明,公卿身份並非一成不變的,要讓後陽城天皇學太宗故事,改革朝政就從改革公卿家開始。
秀家給天皇畫了一張大餅,一張在公武合體之後天皇有可能重新執掌權利的大餅,而秀家就是那個助力天皇重新執掌朝政的大忠臣!
事實上秀家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離間過去幾百年來與天皇唇齒相依的公卿階級,這個聯盟得天皇自己來打破。
試想一下若是天皇連二條家這麼重要的公卿家都敢動作,其他的公卿家又會怎麼看待這個天皇?
後陽城天皇聽完秀家畫的餅之後也動起了心思,但是他也是看得出其中的利弊的。
於是他向秀家試探道“二條家下降清華家之後,關攝五家之位誰人來補?將軍所盼望之事,是不是將二條家臣籍下降之後,正式將豐臣朝臣提為關攝家格?”
“非也,豐臣朝臣擔任關白乃是陛下您特許的,並不能作為其成為關攝家之依據,以成來看,還當從清華家中擇一良家上位關攝家,頂替了二條家的位置才好。”
“清華家中擇取哪一家?”
“此事應當由陛下與關攝、清華家一同商議,非臣所能決斷的。”
這個回答出乎了天皇的預料,就和剛剛秀家謙讓鷹司家繼承人一樣,讓天皇真的認為秀家這麼做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究竟是為了什麼?
事實上秀家壓根就不想讓豐臣朝臣正式列為關攝五家之一,這樣就等於給了拾丸元服之後繼任關白的合法性。
但是你要說秀家心目中沒有新的關攝家人選,將這麼重要的家名位置讓渡出去,那也太高看秀家的【大義之心】了。
實際上人選秀家早就已經定好了,就和當初決斷讓昭壽丸想辦法入繼一條家,讓松千代王丸繼承足利家一樣,秀家想要將清華家中的三條家抬上關攝家的位置去。
三條家祖上是也出過太政大臣的藤原公季之後,與九條、二條兩家算是親戚,讓他上位可以極大的降低二條與九條家的牴觸情緒。
但是讓秀家選擇三條家上位的最關鍵原因是三條家的家紋是片食唐花,而宇喜多家的家紋是劍片食,兩者在形制上有相似之處。
宇喜多氏過去一直自稱是宇多源氏之後,那是在幾百年武家得勢的大背景之下硬給自己找的祖宗。
但是宇多源氏相比較德川和足利氏偏了不知道多遠了,甚至和河內源氏一點血緣關係都沒有,完全是宇多天皇子嗣臣籍下降的產物。
可以這麼說,宇多源氏完全是源氏的邊角料,雖有源氏之名卻無源氏幕府、源氏長者繼承之法理性。
當然大家放大了說在日本的法理上都是源氏,強行繼承也是可以的,但是說到底還是在源氏內部低了人家一截。
還是對今後秀家統治的法理性不利。
所以秀家決定要拋棄過去亂認的親戚,讓宇喜多氏或者說浮田氏重新認回藤原北家閒院流三條家後裔的身份,這也是秀家為什麼強行要讓三條氏抬為關攝家的原因。
當三條氏從清華家成為關攝家之後,那麼他的後裔宇喜多氏(浮田氏)也擁有了關攝家的家格,在家格上絲毫不會弱於河內源氏的身份。
不論是為今後秀家以宇喜多苗字,開創藤原幕府,還是讓一個子嗣入繼宇喜多氏為關攝武家,都打下了基礎。
當然這一切後陽城天皇都是不知道了的,包括後面運作三條家上位也是秀家隱秘進行的。
而秀家這麼做的原因全都是在為了真正的公武合體做準備。
現在的後陽城天皇看不出秀家所作所為的意思,只覺得這個臣子到現在所提所請都是為了別人,當真是一心為公的典範,讓他剛剛因為秀家僭越行為產生的不滿稍稍消逝了一些。
同樣的,他也向秀家詢問道“愛卿當真不為自己所請一些嗎?”
秀家澹然的答覆道“天下騷亂將生,臣確實無臉面向必須討要賞賜,不如等臣安撫了東西兩家,並與明國、朝鮮議和之後再行賞賜。只是在此之前,還望必須能對臣下多多配合。”
後陽城天皇聽到秀家的答覆感嘆道:“愛卿當世楷模乎!吾得愛卿,天下得良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