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117章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章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3 / 3)

“增長了這麼多嗎?”聽到這個資料,就連秀家自己都不敢相信,向立原久綱詢問道。

“是的”立原久綱答覆道“我們是當初是根據北條家的田籍薄統計的人口,發現關東因為戰亂逃散了很多人口,許多人並不在冊就進行了刪減。

還有很多民眾並不在冊,北條家時候這些人口都是由底下的武家負責統計的,每一個丁口都要像北條家上交丁錢,而將這些人隱瞞之後下面的武家只收一半。

由於連年的戰亂,北條家實行的又是貫高制度,下面的武家只要給他提供足夠的兵員,北條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等到本家入主關東之後,推行吉備的政策,在這方面把關很嚴。除了嚴格要求每一個人丁都必須登記外,每年還會有郡司、國府、奉行總所下派官員進行復核,自然有很多隱匿戶籍的黑戶被找了出來。

再加上這幾年風調雨順,百姓們自己都積極的繁衍,殿下又從吉備轉封舊民、招募周圍流散的民眾回來耕種,又從朝鮮轉運了6萬餘人來關東,本家的人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對於人口的增長,秀家自然是非常高興的,但是隨即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算上流民.150萬人口了,但是知行地的產出只有260萬石,糧食恐怕不夠吃了吧。”

“殿下無需有這樣的擔憂,最起碼現在不需要這樣的擔憂。”

“為什麼?一個成年男丁一年的祿米是1.7石,低於這個就很難飽腹了,就算算上老人和孩子,本家的糧米數量也不太夠吧。”

“是因為土豆。”立原久綱答覆道“本家關東領內除了上總旱地意外還沒有大規模推行,不過這兩年本家都會從蝦夷進口土豆,再加上出海捕魚獲得的魚獲,有效緩解了糧米不足的情況。”

“蝦夷.”聽到蝦夷已經可以出口土豆了,秀家迫切的想要知道蝦夷現在的情況。

畢竟在秀家離開之前,蝦夷還是一個需要本領輸血才能解決糧食問題的殖民地。

但是看了看下面坐著的家老們,有些人並不清楚蝦夷的真實情況,秀家也不打算讓更多的人瞭解,因此在話剛說出口之後便收了回去。

“關於這部分的問題,你等下和佐渡守留一下,重點和我彙報一下。”

立原久綱自然是明白秀家所說的是什麼的,對秀家回應稱是。

以上便是豐春家過去6年時間田地和人口的增長情況,但是說道這裡立原久綱的彙報還沒有結束。

因為以上其實是岡家利的本職,因為人不在才由立原久綱兼著罷了。

等到立原久綱交代完了以上這些,將話題交給了負責貿易和稅收的土居清良,只聽他向秀家彙報道:“說來慚愧,本家的財政狀況一直吃緊,也多虧了前年內府殿下的遺贈,才使得本家的財政狀況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目前本家稅賦收訖情況為一年收糧米知行賦稅136.68萬石,主要是本家知行領收訖的知行,其中17.8萬石為3000石以下知行奉公之後代管的知行;13.38萬石,為向家臣們收取的年貢。

得益於人口的增長和廢城後家臣集往,多個城池的城下町有了大發展,本家別棟錢每年的收入為為4.8萬貫左右。

每年的人口丁稅約為10萬貫文,其中男丁每年100文,女人每年60文,年滿10歲的孩童10文,年滿60的老者免稅。

本家直轄各城、及重要港町商稅收入年入約為15.8萬貫文,主要是江戶、千葉、豐春、松前(伊予)四城城下町的收入。

另有別子銅山分利收入每年約12萬貫文,重要關隘的過關關稅、江戶、千葉、松前、橫濱四港的入港停泊費收入6萬貫文左右。

本家獨家經營的鹽、鐵、軍備、火藥、瓷器、紅館(吉原)、菠菜館年收入在35萬貫文左右。

綜上所述,本年年入錢數約為83.6萬貫文,糧米這銀合計約為111萬貫!”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