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117章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章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2 / 3)

眼下最好的機會就是秀家的幾個兒子逐漸開蒙,秀家打算召天海和以心崇傳到豐春城內開設學堂,將男子和女子一齊交給他們教育。

這個時候松千代王丸可以作為陪讀在一旁聽課,到時候就能讓氏姬日日看到自己的兒子了。

從氏姬的地方出來,秀家轉交又去見了甲斐姬,讚許了她在自己不再的這段時間的出眾表現,當天晚上更是直接夜宿在甲斐姬的面前。

秀家在豐春城休息了兩日之後送別了秀貞,他還要繼續北上回到郡山去動員軍勢去。臨別之際秀家與他眼神交流了一番,想要儘可能拖延的意思秀貞自然是一切瞭然的。

送走了秀貞之後,秀家回到城內,開始聽以藤堂高虎為首的家老們上報目前豐春家的具體情況。

首先便是立原久綱上報領內的田畝和錢糧的狀況。

其實目前豐春家主管田畝、民力的是岡家利,不過他這兩年都隨著花房正幸遠征朝鮮,實際上並不管理領內的事物,因此領內的田畝實際上是由主管錢糧立原久綱代理的。

立原久綱上報這份成績單的時候還是頗為自信的,他先向秀家呈上兩本賬冊,一本是記載田畝的總賬,一本是記載豐春家人口的賬目。

在看到秀家先翻開田畝數之後,他便從容的向秀家回報道“自天正19年本家轉封關東一來,在諸位大人和關東百姓的支援下,本家大興水利,興修水利防止河水氾濫,修築水渠儘可能的排空沼澤的積水,這方面具體的情況等下會由香川殿代為介紹。

因為興修水利得當,本家在關東的田畝數自天正19年的171萬石,已經增長至247.2萬石。

其中武藏、琦玉兩領的知行增長最多,琦玉領的知行從32萬石增長至48萬石,武藏知行從22.5萬石增長至37.8萬石,兩領合計的舊武藏國領知行從原來的55萬石增長至86萬石。

下野國領由本家和真田家分領,本家分領的初始知行為37萬石,增長至43.8萬石,下野本家初領知行17萬石,增長至22萬石,下總初領知行22萬石,增長至31.5萬石,常陸初領知行為20萬石,現已增長至26萬石。這些領地知行增長迅速,主要是利根川流域治理卓有成效之故。

上總的知行地初授13萬石,如今已開拓至28萬石,這主要是上總東部臨海平原一代的旱地,逐步改種土豆,大幅提高了產量的緣故。去掉土豆的產量,糧米產量為16萬石。

相模半國知行初授8萬石,如今經過檢地有知行10.2萬石,是幾個領國中增長幅度最小的。”

秀家看著手中的資料,不由的驚歎道“沒想到短短6年的時間,關東八州的知行增長了這麼多?使得我擁有近250萬石的知行地。”

“還有伊予沒有算上呢,主公。”立原久綱藉著說道“伊予國知行由最初的17.3萬石增長至21萬石,目前本家所領知行地合計為268.2萬。”

這幾年關東發展的很快,這是在座的很多家臣都知道事兒,但是具體的資料是多少他們並不清楚。

268萬石的資料,實際上還是第一次和這些人說,因此當這個資料被公佈出來的時候,眾人無不發出了一絲驚歎。

秀家聽完也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旋即向他問道“我記得前年關東檢地的資料是201萬石,算上伊予也才220萬,這兩年的功夫你能弄出小50萬石的增長出來,當真是大功一件的事兒。”

秀家從轉封關東之後,就一直囑咐下面的人要配合秀吉派來的人檢地,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對秀吉進行隱瞞實力,畢竟自己的實力越大,才是越能讓秀吉忌憚的存在。

但是在看到兩年增長了近20%的資料的時候,秀家依舊錶現出了極大的震驚,但是旋即便有了一絲瞭然。

利根川和荒川流域的治理工作一直是秀家轉封關東以來的重中之重,隨著前年利根川線館林取手一線增築完成,終於是將利根川最容易氾濫的上野、下野、下總、常陸交界這塊地區整頓完畢。

隨著水患緩解,常年受河水氾濫侵襲的下總和常陸知行迎來增長這是必然的事,連帶著受封再此的結城、多賀谷兩家也受到了秀家的恩惠。

其實秀家在聽聞利根川整治得力之後,對於知行的增長已經有了心理的預期,但是兩年增長了40萬石,還是出乎了秀家的預料。

果然水利建設是農業文明時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啊。

彙報完了田畝的情況,自然要說人口了,只聽立原久綱開口說道“本家天正19年轉封時統計關東及伊予人口合計約71萬9672人。

後來經歷了吉備8國大轉封,招撫因稅賦、戰爭而逃難民眾、優待鼓勵他國民眾遷徙安頓、以及殿下從朝鮮等地運輸來的農業人口,現豐春家內有在冊有125萬2358人。其他流民、行商等非戶人口26萬4458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