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阿依努民眾、不願意拋棄舊文化的朝鮮人、女真人、明人,就是組成蝦夷人文社會金字塔的底層。
他們的糧食被實行配給制度,在出行方面為了防止他們逃走也進行了限制,而管理他們的便是那些新和人。
“目前鴻之舞金山開拓的最為成熟,年產金砂、金粒在2萬兩左右,伴生銀有2.5萬兩,銅錠6000斤,大約折錢在40萬貫左右。
根據約定,採獲的礦產,需要上交本家半數為稅,剩下的由當地承報的礦商自行獲取,本家可以獲得越20萬貫的收入。
不過都是直接以原礦錠直接交易,中間會有不小的誤差。
清部金山和知內金山的規模較小,年產金粒在5000~7000兩之間,伴生銀等之,銅及其他礦物在2500斤左右。
不過這部分的產出本家需要與當地的蠣崎家對半平分,本家的收入約等於年8萬貫左右。
千歲礦山剛剛被開發出來,目前只能年產金1800兩,伴生銀2600兩,銅礦及其他在1500斤左右,摺合收入約在3~4萬貫文。
當地有鑄幣所,負責在當地直接鑄造銅幣,參照本領鑄造銅幣作為通行貨幣。但是金銀在當地的價值很低,因此多是運輸到關東來在鑄造使用。”
阿依努人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會使用金器,當地的普通民眾生活又相對貧苦,自然不需要這樣的貴金屬,這也使得秀家獲得了一收入穩定的財源。
秀家滿意的點了點頭,心中默算著裡面大約有30餘萬貫的收入,扭頭對著立原久綱說道“這筆錢過去都是直接進入內帑的。
現在我決定除了給內帑留下5萬貫用作奧內生活開支之外,其他的全部交給你用於擴產的工作,務必要在3年內完成既定的生產目標。”
其實對於秀家要求擴大要求,立原久綱知道了之後心裡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是依舊在此前答應了下來。
現在獲得了秀家的支援,自然有更多的信心去擴產了。
聽到藤堂高虎的描述,眾人無不對蝦夷如今的發展感慨,秀家看向頴娃久虎說道“你去了蝦夷之後,暫時中止對上川和十勝的攻勢和滲透,這段時間把注意力轉回到目前已佔據領國的壓制上來。
你去了蝦夷之後,統計一下直屬蝦夷總督府的軍勢,對和人、新和人、臣屬阿依努人、朝鮮人、女真人和明人下發軍役賬,依照每5戶出1丁的標準要求出人訓練。
除了重新篩選補充白甲軍外,一句朝鮮人、女真、明人和臣屬阿依努人各自訓練一隻備隊,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們的各級武士軍官,必須得是新和人和和人士兵擔任。”
秀家稍稍進行了一番心算,根據佐渡帶來的情報,到時候預計可以編制出2.1萬人的軍勢出來,這樣的軍勢勢力實際上達到百萬石大名的動員能力了,這還沒算上從屬的部落兵。
“備隊編制的方式參照過去吉備時期的軍制,所有和人、新和人編制而成的備隊稱為甲類備隊,所有人身披甲冑,手持長槍、長弓而戰。其中鐵炮眾必須由和人持有。
其他軍團編制為乙種備隊,按照舊時軍制編制,即每300人為一隊,設足輕大將,每15人設一組設組頭管理。
除了組頭、足輕大將及大將直屬組之外,其他人均不配甲冑,近以陣笠和皮衣。
每300人中60人為弓足輕隊,60人為新眾隊,30人為持旗眾兼足輕大將本組,30人為小荷馱,剩下的120人為槍足輕。槍足輕僅配屬2間半長槍,要比甲類備隊短半間。
你在那邊隨時等候我的訊息,在我需要的時候,帶上這些部隊回到本島聽後我的安排。”
所謂的新眾隊,在日本軍制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他們其實也可以被直接編入槍足輕或者持箱眾、小荷馱中,因為他們本質上也是輔助兵種。
有所不同的是,他們手中的武器是拳頭大小經過打磨的石頭,等到接戰的時候,他們會將其裝在一點五米長,一端為網袋的簡單投石器中投向敵軍。
不要覺得這個兵種很低階,在著名的三方原合戰中,武田軍小山田信茂所部“新眾隊”的表現頗為引人注目。
他們每個人都攜帶一兜拳頭大小的石頭的,在合戰開始的時候就臨近敵陣以石頭相拋擲。日本的弓射程近精度差,當時的鐵炮也好不到哪裡去,三河兵手裡也沒有多少。
這些的拋石兵竟然給石川數正部造成了意象不到的打擊。當時信玄手下的投石兵的作戰任務本來應該也是打亂德川軍的陣型,引誘心浮氣躁的德川軍主動出擊來給自己的部隊找到攻擊的機會。
而石川數正部為了防止己方的陣型被打亂,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衝殺,拉開了德川家三方原慘劇的序幕。
從秀家的一連串舉動來看,這明顯是在為戰爭做準備了。其實藤堂高虎和頴娃久虎等人並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是作為統治階級,他們已經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上層的波雲詭譎。